社会学视角分析当代大学生创业现状--以内蒙古自治区A创业园为例
内容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8页 |
绪论 | 第11-18页 |
一、选题背景 | 第11页 |
二、研究意义 | 第11-12页 |
三、文献综述 | 第12-14页 |
(一)国外研究状况 | 第12页 |
(二)国内研究状况 | 第12-13页 |
(三)简要评述 | 第13-14页 |
四、研究方法 | 第14-15页 |
(一)实地研究 | 第14页 |
(二)访谈法 | 第14页 |
(三)现存统计资料分析 | 第14-15页 |
五、理论基础 | 第15-16页 |
(一)让·布希亚的消费社会理论和模仿理论 | 第15页 |
(二)乌尔里希·贝克的风险理论 | 第15-16页 |
(三)科尔曼的法人行动理论 | 第16页 |
六、核心概念的界定 | 第16-18页 |
(一)大学生创业 | 第16-17页 |
(二)内蒙古自治区A创业园 | 第17-18页 |
第一章 当代大学生创业的有利条件与风险分布 | 第18-28页 |
第一节 创业园企业集群化管理 | 第18-25页 |
一、信息共享 | 第19-22页 |
二、资源的整合 | 第22-25页 |
第二节 大学生创业中的风险分布 | 第25-28页 |
一、大学生创业风险的横向分布 | 第25-26页 |
二、大学生创业风险的纵向分布 | 第26-28页 |
第二章 当代大学生创业中存在的问题 | 第28-45页 |
第一节 当代大学生创业的消费问题 | 第28-32页 |
一、大学生群体的消费 | 第28-30页 |
二、创业概念的消费 | 第30-32页 |
第二节 当代大学生模仿式创业问题 | 第32-36页 |
一、大学生创业中的符号模仿 | 第34-35页 |
二、大学生创业中的行为模仿 | 第35-36页 |
第三节 当代大学生创业问题产生的结果 | 第36-45页 |
一、应试性的大学生创业 | 第37-38页 |
二、自称“唯一”或“第一”的大学生企业 | 第38-40页 |
三、“短命”大学生企业 | 第40-42页 |
四、依赖性大学生创业 | 第42-45页 |
第三章 当代大学生创业的社会学建议 | 第45-63页 |
第一节 大学生创业要回归教育 | 第45-51页 |
一、学校创业教育 | 第47-49页 |
二、社会创业教育 | 第49-51页 |
第二节 大学生创业要回归人性 | 第51-58页 |
一、人性化的创业理念 | 第53-55页 |
二、人性化创业管理 | 第55-57页 |
三、人性化产品 | 第57-58页 |
第三节 大学生创业要回归文化 | 第58-63页 |
一、传授企业文化 | 第59-61页 |
二、传授产品文化 | 第61-63页 |
结论 | 第63-64页 |
参考文献 | 第64-66页 |
致谢 | 第66-67页 |
攻读硕士期间研究成果 | 第6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