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技术论文--计算技术、计算机技术论文--计算机的应用论文--信息处理(信息加工)论文--文字信息处理论文

基于神经网络的中文词义消歧研究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6页
1 引言第11-15页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第11-12页
    1.2 本文研究工作第12-13页
    1.3 论文组织框架第13-15页
2 相关工作第15-26页
    2.1 基于知识库的词义消歧第15-16页
    2.2 基于语料库的词义消歧第16-21页
        2.2.1 无监督的词义消歧方法第17-18页
        2.2.2 有监督的词义消歧方法第18-20页
        2.2.3 半监督的词义消歧方法第20-21页
    2.3 支持向量机第21-23页
        2.3.1 线性可分支持向量机第21-22页
        2.3.2 非线性支持向量机第22-23页
    2.4 循环神经网络第23-25页
        2.4.1 RNN第23-24页
        2.4.2 LSTM和 Bi-LSTM第24-25页
    2.5 本章小结第25-26页
3 基于词向量的SVM中文词义消歧模型第26-41页
    3.1 预处理第26-27页
    3.2 特征向量提取第27-31页
        3.2.1 词向量第28-30页
        3.2.2 上下文词特征第30-31页
        3.2.3 词性特征第31页
        3.2.4 特征向量第31页
    3.3 分类第31-32页
    3.4 实验设置第32-36页
        3.4.1 语料库第32-34页
        3.4.2 预训练词向量第34-35页
        3.4.3 工具和参数设置第35-36页
    3.5 实验结果及分析第36-40页
        3.5.1 词向量对实验结果影响第38-39页
        3.5.2 上下文窗口对实验结果影响第39页
        3.5.3 核函数对实验结果影响第39-40页
    3.6 本章小结第40-41页
4 基于语言知识和神经网络的中文词义消歧模型第41-55页
    4.1 基于Bi-LSTM的词义消歧模型第41-43页
    4.2 融合词典信息的神经网络词义消歧模型第43-47页
        4.2.1 上下文表示模块第45页
        4.2.2 释义例句联合表示模块第45-46页
        4.2.3 记忆模块第46-47页
        4.2.4 打分模块第47页
    4.3 实验设置第47-50页
        4.3.1 语料库第47页
        4.3.2 词典第47-49页
        4.3.3 实验参数第49-50页
    4.4 实验结果与分析第50-53页
        4.4.1 释义和例句作用分析第52页
        4.4.2 注意力计算轮次对结果的影响第52-53页
        4.4.3 释义和例句联合表示方法对模型影响第53页
    4.5 本章小结第53-55页
5 总结和展望第55-57页
    5.1 总结第55-56页
    5.2 展望第56-57页
参考文献第57-62页
个人履历、在校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参与项目第62-63页
    个人履历第62页
    在校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第62页
    参与项目第62-63页
致谢第63页

论文共6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社会学视角分析当代大学生创业现状--以内蒙古自治区A创业园为例
下一篇:基于短文本聚类的网络舆情数据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