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7-8页 |
Abstract | 第8-9页 |
绪论 | 第10-19页 |
一、研究背景和意义 | 第10-11页 |
(一)研究背景 | 第10-11页 |
(二)研究意义 | 第11页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1-17页 |
(一)国内研究现状 | 第12-14页 |
(二)国外研究现状 | 第14-17页 |
三、研究思路及方法 | 第17页 |
(一)研究思路 | 第17页 |
(二)研究方法 | 第17页 |
四、研究特色 | 第17-19页 |
(一)研究内容上的特色 | 第17-18页 |
(二)研究方法上的特色 | 第18-19页 |
第一章 相关理论概述 | 第19-25页 |
一、概念界定 | 第19-20页 |
(一)概念性知识 | 第19-20页 |
(二)教学策略 | 第20页 |
二、研究的理论依据 | 第20-22页 |
(一)建构主义理论 | 第20-21页 |
(二)多元智能理论 | 第21页 |
(三)认知主义理论 | 第21-22页 |
三、概念性知识教学的重要性 | 第22-23页 |
(一)教师进行学科教学的基本需求 | 第22页 |
(二)学生形成正确学科认知的基础 | 第22页 |
(三)培养学生学科能力的重要途径 | 第22-23页 |
四、概念性知识教学模式介绍 | 第23-25页 |
(一)以实践教学为核心的概念性知识教学模式 | 第23页 |
(二)以综合运用为目的的概念性知识教学模式 | 第23页 |
(三)以情感升华为主线的概念性知识教学模式 | 第23-25页 |
第二章 高中思想政治课概念性知识及内容分析 | 第25-30页 |
一、高中思想政治课概念性知识的特点 | 第25页 |
(一)抽象性 | 第25页 |
(二)思想性 | 第25页 |
(三)教育性 | 第25页 |
二、高中思想政治课概念性知识重要性 | 第25-26页 |
(一)学习思想政治学科知识的前提 | 第25-26页 |
(二)把握思想政治学科本质的基础 | 第26页 |
(三)学生发展辩证思维能力的推手 | 第26页 |
三、高中思想政治课概念性知识内容分析 | 第26-30页 |
(一)《经济与社会》概念性知识 | 第26-27页 |
(二)《政治与法治》概念性知识 | 第27页 |
(三)《哲学与文化》概念性知识 | 第27-30页 |
第三章 高中思想政治课概念性知识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 第30-39页 |
一、高中思想政治课概念性知识教学现状访谈及分析 | 第30-36页 |
(一)教师访谈结果及分析 | 第30-33页 |
(二)学生访谈结果及分析 | 第33-36页 |
二、高中思想政治课概念性知识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 第36-37页 |
(一)思想政治课程本质不突出 | 第36页 |
(二)教师概念性知识教学意识不足 | 第36-37页 |
(三)学生学习概念性知识热情不高 | 第37页 |
三、高中思想政治课概念性知识教学中存在问题的原因 | 第37-39页 |
(一)思想政治教材中概念性知识的变化 | 第37-38页 |
(二)教师对概念性知识教学的局限认知 | 第38页 |
(三)学生学习概念性知识主体意识淡薄 | 第38-39页 |
第四章 高中思想政治课概念性知识教学的改进策略 | 第39-54页 |
一、以课程为着眼点,体现思想政治课概念性知识教学原则 | 第39-41页 |
(一)坚持概念性知识教学的政治引领 | 第39页 |
(二)挖掘概念性知识教学的思想内涵 | 第39-40页 |
(三)遵循概念性知识教学的时代主线 | 第40页 |
(四)体现概念性知识教学的学科基础 | 第40-41页 |
(五)弘扬概念性知识教学的人文价值 | 第41页 |
(六)落实概念性知识教学的生活理念 | 第41页 |
二、以教学为出发点,优化思想政治课概念性知识教学设计 | 第41-49页 |
(一)转变思想政治课概念性知识教学认知 | 第42-43页 |
(二)实现三维目标向学科核心素养的转变 | 第43-44页 |
(三)优化思想政治课概念性知识教学过程 | 第44-46页 |
(四)改进思想政治课概念性知识教学方法 | 第46-48页 |
(五)完善思想政治课概念性知识教学评价 | 第48-49页 |
三、以学生为立足点,激发思想政治课概念性知识学习热情 | 第49-54页 |
(一)不断强化学生学习主体认知意识 | 第49-50页 |
(二)遵循学生思想政治素养形成规律 | 第50-51页 |
(三)启迪学生智慧与训练学科思维力 | 第51-52页 |
(四)注重学生学习兴趣与方法的转变 | 第52-54页 |
第五章 高中思想政治课概念性知识教学设计实例及应用反馈 | 第54-59页 |
一、概念性知识教学设计实例与意图 | 第54-56页 |
(一)《整体与部分》概念性知识教学设计实例 | 第54-56页 |
(二)《整体与部分》概念性知识教学设计意图 | 第56页 |
二、概念性知识教学设计应用反馈及总结反思 | 第56-59页 |
(一)教学效果反馈 | 第56-58页 |
(二)总结与反思 | 第58-59页 |
结语 | 第59-60页 |
参考文献 | 第60-63页 |
附录 | 第63-64页 |
致谢 | 第64-65页 |
个人简历 | 第6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