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引言 | 第10-14页 |
第一章 中职工业分析与检验专业实验教学现状 | 第14-20页 |
1.1 工业分析与检验专业培养要求及课程设置 | 第14-15页 |
1.2 工业分析与检验专业实验教学内容具体要求 | 第15-17页 |
1.3 工业分析与检验专业实验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 第17-20页 |
1.3.1 实验内容陈旧 | 第18页 |
1.3.2 实验类型单一 | 第18-20页 |
第二章 中职工业分析与检验专业综合性与创新性实验理论研究 | 第20-28页 |
2.1 概念界定 | 第20页 |
2.1.1 综合性实验 | 第20页 |
2.1.2 创新性实验 | 第20页 |
2.2 中职开设综合性与创新性实验的必要性 | 第20-22页 |
2.2.1 色谱分析技术发展的角度 | 第21页 |
2.2.2 技能型人才培养要求的角度 | 第21-22页 |
2.2.3 国家政策支持的角度 | 第22页 |
2.3 综合性与创新性实验设计的理论支点 | 第22-25页 |
2.3.1 构建主义理论 | 第22-24页 |
2.3.2 实用主义教育理论 | 第24页 |
2.3.3 人本主义教育观 | 第24-25页 |
2.4 综合性与创新性实验研究的意义 | 第25-28页 |
2.4.1 满足专业技能要求 | 第25页 |
2.4.2 为人才培养提供条件 | 第25-26页 |
2.4.3 提升学生专业素养 | 第26-28页 |
第三章 中职工业分析与检验专业综合性与创新性实验设计研究 | 第28-38页 |
3.1 综合性与创新性实验的教学设计 | 第28-32页 |
3.1.1 学习目标分析 | 第28页 |
3.1.2 教学内容分析 | 第28-29页 |
3.1.3 学习者分析 | 第29页 |
3.1.4 学习需要分析 | 第29-31页 |
3.1.5 教学策略的制定 | 第31-32页 |
3.1.6 教学效果的评价 | 第32页 |
3.2 综合性与创新性实验开设原则 | 第32-34页 |
3.2.1 深入研究色谱内容,选择合适实验课题 | 第32-33页 |
3.2.2 合理安排实验学时,创设良好实验条件 | 第33页 |
3.2.3 转变教学方式,提高教学质量 | 第33-34页 |
3.3 综合性与创新性实验内容设计 | 第34-38页 |
3.3.1 综合性与创新性实验的基本要求 | 第34-35页 |
3.3.2 综合性与创新性实验内容与学时 | 第35-38页 |
第四章 中职工业分析与检验专业综合性与创新性实验 | 第38-50页 |
4.1 实验一分光光度法与液相色谱法测定水中Cr(VI)的对比研究 | 第38-44页 |
4.2 实验二液相色谱法探究磁场作用对萃取效果的影响 | 第44-50页 |
结语 | 第50-52页 |
参考文献 | 第52-56页 |
附录 | 第56-58页 |
致谢 | 第58-60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第6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