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渡金属化合物改性碳基复合材料及电催化性能研究
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1 绪论 | 第11-24页 |
1.1 引言 | 第11-12页 |
1.2 金属有机骨架 | 第12-15页 |
1.2.1 金属有机骨架简介 | 第12-15页 |
1.3 过渡金属化合物 | 第15-18页 |
1.3.1 过渡金属碳化物简介 | 第15-16页 |
1.3.2 过渡金属磷化物简介 | 第16-18页 |
1.4 电催化反应 | 第18-22页 |
1.4.1 电催化析氢反应(HER) | 第18-20页 |
1.4.2 电催化析氧反应(OER) | 第20-21页 |
1.4.3 氧还原反应(ORR) | 第21-22页 |
1.5 论文研究意义及内容 | 第22-24页 |
1.5.1 研究意义 | 第22页 |
1.5.2 研究内容 | 第22-24页 |
2 实验仪器及方法 | 第24-32页 |
2.1 概述 | 第24页 |
2.2 仪器及药品 | 第24-25页 |
2.2.1 药品 | 第24-25页 |
2.2.2 仪器 | 第25页 |
2.3 材料的表征技术 | 第25-27页 |
2.3.1 X射线衍射技术 | 第25-26页 |
2.3.2 热重分析 | 第26页 |
2.3.3 透射电子显微镜 | 第26页 |
2.3.4 ICP发射光谱分析 | 第26页 |
2.3.5 拉曼光谱分析 | 第26-27页 |
2.3.6 X射线光电子能谱 | 第27页 |
2.3.7 比表面积及孔径分布 | 第27页 |
2.4 电催化性能测试 | 第27-32页 |
2.4.1 电催化测试仪器 | 第27-28页 |
2.4.2 工作电极的制备 | 第28页 |
2.4.3 电催化析氢性能测试 | 第28-29页 |
2.4.4 氧还原性能测试 | 第29-30页 |
2.4.5 电催化析氧性能测试 | 第30-32页 |
3 过渡金属碳化物改性碳基材料及电催化还原反应 | 第32-53页 |
3.1 引言 | 第32-33页 |
3.2 实验部分 | 第33页 |
3.2.1 材料制备 | 第33页 |
3.3 制备过程示意图 | 第33-34页 |
3.4 材料结构和性质 | 第34-44页 |
3.4.1 物相分析 | 第34-36页 |
3.4.2 热重分析 | 第36-37页 |
3.4.3 形貌分析 | 第37-39页 |
3.4.4 ICP发射光谱分析 | 第39页 |
3.4.5 拉曼光谱分析 | 第39-40页 |
3.4.6 元素化合价和电子性质分析 | 第40-42页 |
3.4.7 比表面积和孔结构分析 | 第42-44页 |
3.5 电催化性能 | 第44-51页 |
3.5.1 HER性能 | 第44-46页 |
3.5.2 ORR性能 | 第46-51页 |
3.6 小结 | 第51-53页 |
4 过渡金属磷化物改性碳基材料及析氢和析氧反应 | 第53-66页 |
4.1 引言 | 第53-54页 |
4.2 实验部分 | 第54-55页 |
4.2.1 材料制备 | 第54-55页 |
4.3 材料结构和性质 | 第55-59页 |
4.3.1 物相分析 | 第55页 |
4.3.2 形貌分析 | 第55-57页 |
4.3.3 拉曼光谱分析 | 第57页 |
4.3.4 元素化合价和电子性质分析 | 第57-58页 |
4.3.5 比表面积和孔结构分析 | 第58-59页 |
4.4 电催化性能 | 第59-64页 |
4.4.1 HER性能 | 第59-62页 |
4.4.2 OER性能 | 第62-64页 |
4.5 小结 | 第64-66页 |
5 总结 | 第66-68页 |
参考文献 | 第68-77页 |
个人简历 | 第77页 |
攻读硕士期间取得的成果 | 第77-78页 |
致谢 | 第7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