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7页 |
ABSTRACT | 第7-8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1-21页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第11-12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2-18页 |
1.2.1 发动机喷焰流动特性研究国内外现状概述 | 第12-15页 |
1.2.2 发动机喷焰辐射计算方法概述 | 第15-18页 |
1.3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18-21页 |
第2章 三维喷焰流场数值计算方法研究 | 第21-41页 |
2.1 引言 | 第21页 |
2.2 喷焰流动基本数值模型 | 第21-28页 |
2.2.1 喷焰流动控制方程 | 第21-24页 |
2.2.2 雷诺平均方法与湍流模型 | 第24-26页 |
2.2.3 数值求解方法 | 第26-28页 |
2.3 喷焰流动耦合效应数值模型 | 第28-33页 |
2.3.1 喷焰组分与化学反应模型 | 第28-30页 |
2.3.2 喷焰中的粒子特征与模拟方法 | 第30-32页 |
2.3.3 气动喷焰耦合模型与边界条件 | 第32-33页 |
2.4 喷焰流动模型的验证与分析 | 第33-40页 |
2.4.1 喷焰流动发动机系留实验 | 第33-35页 |
2.4.2 实验与计算结果分析 | 第35-38页 |
2.4.3 基于冷流数据的喷流模型校验 | 第38-40页 |
2.5 本章小结 | 第40-41页 |
第3章 三维喷焰光热辐射传输模型与计算方法研究 | 第41-67页 |
3.1 引言 | 第41页 |
3.2 纯气体喷焰流场三维光热辐射计算方法研究 | 第41-48页 |
3.2.1 喷焰气体辐射物性参数计算的窄带模型 | 第41-46页 |
3.2.2 基于单线组近似的视光线法(SLG+LOS) | 第46-48页 |
3.3 三维气固两相喷焰流场光热辐射计算方法研究 | 第48-60页 |
3.3.1 喷焰气体粒子辐射物性参数计算模型 | 第49-50页 |
3.3.2 基于辐射分裂思想的气固两相喷焰辐射信号计算方法 | 第50-55页 |
3.3.3 气固两相喷焰基底辐射加热计算方法 | 第55-60页 |
3.4 喷焰三维光热辐射计算方法的验证与分析 | 第60-65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65-67页 |
第4章 喷焰流动特性及三维效应分析研究 | 第67-105页 |
4.1 引言 | 第67页 |
4.2 轴对称喷管喷焰流动与复燃特性分析 | 第67-78页 |
4.2.1 喷焰流动分析模型 | 第67-69页 |
4.2.2 含复燃的喷焰流动典型状态 | 第69-75页 |
4.2.3 不同飞行高度下的喷焰及复燃状态 | 第75-78页 |
4.3 三维有攻角轴对称喷管喷焰流动特性 | 第78-91页 |
4.3.1 有攻角喷焰流动分析模型 | 第78-82页 |
4.3.2 气动喷焰耦合流动特性 | 第82-86页 |
4.3.3 飞行条件对含气动绕流喷焰状态的影响 | 第86-91页 |
4.4 多喷管喷焰流动三维效应分析 | 第91-102页 |
4.4.1 多喷管喷焰流动计算分析模型 | 第91-94页 |
4.4.2 双喷管流动特性分析 | 第94-98页 |
4.4.3 四喷管流动特性分析 | 第98-102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102-105页 |
第5章 喷焰辐射特性三维效应分析研究 | 第105-129页 |
5.1 引言 | 第105页 |
5.2 轴对称喷管喷焰辐射高度特征分析 | 第105-113页 |
5.2.1 与高度相关的喷焰温度和组分空间分布特性 | 第105-109页 |
5.2.2 与高度相关的发动机喷焰辐射特性分析 | 第109-113页 |
5.3 多喷管喷焰辐射三维效应分析 | 第113-123页 |
5.3.1 多喷管喷焰辐射亮度场分布特性分析 | 第114-119页 |
5.3.2 多喷管喷焰点源辐射强度特性分析 | 第119-123页 |
5.4 喷焰辐射基底加热的三维效应分析 | 第123-128页 |
5.4.1 双喷喷焰基底加热仿真分析 | 第123-125页 |
5.4.2 四喷管喷焰辐射基底加热仿真分析 | 第125-128页 |
5.5 本章小结 | 第128-129页 |
第6章 基于地球背景的喷焰辐射可探测性分析 | 第129-149页 |
6.1 基于遥感数据的地球大气背景红外辐射建模 | 第129-138页 |
6.1.1 地表-大气-传感器辐射传输模型 | 第130-131页 |
6.1.2 基于光谱相关性的波段转换模型 | 第131-138页 |
6.1.3 大气辐射传输计算 | 第138页 |
6.2 喷焰辐射可探测性分析研究 | 第138-147页 |
6.2.1 喷焰与背景红外辐射数据生成 | 第138-143页 |
6.2.2 喷焰辐射可探测性分析 | 第143-147页 |
6.3 小结 | 第147-149页 |
第7章 总结与展望 | 第149-153页 |
7.1 研究总结 | 第149-152页 |
7.2 研究展望 | 第152-153页 |
参考文献 | 第153-167页 |
致谢 | 第167-169页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取得的其他研究成果 | 第16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