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一、绪论 | 第11-25页 |
(一)研究背景与意义 | 第11-13页 |
1、研究背景 | 第11-12页 |
2、研究意义 | 第12-13页 |
(二)国内外研究综述 | 第13-19页 |
1、国外研究综述 | 第13-15页 |
2、国内研究综述 | 第15-19页 |
(三)概念界定 | 第19-21页 |
1、贫困 | 第19-21页 |
2、反贫困 | 第21页 |
3、可行能力 | 第21页 |
(四)理论基础 | 第21-22页 |
可行能力理论 | 第21-22页 |
(五)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第22-25页 |
1、研究内容 | 第22-23页 |
2、研究方法 | 第23-25页 |
二、S市M乡扶贫政策梳理及扶贫现状分析 | 第25-37页 |
(一)S市M乡的基本情况介绍 | 第25页 |
(二)S市M乡的反贫困政策及措施更迭 | 第25-29页 |
1、区域自发组织的零星反贫困阶段(2002-2012 年) | 第25-26页 |
2、国家统一领导下的精准扶贫阶段(2013 年-至今) | 第26-29页 |
(三)S市M乡贫困户调研数据分析 | 第29-37页 |
1、被访者基本情况 | 第29-31页 |
2、贫困户致贫原因 | 第31-32页 |
3、直接反贫困措施及满意度 | 第32-34页 |
4、能力环境建设举措及满意度 | 第34-37页 |
三、可行能力视角下农村反贫困过程中存在问题分析 | 第37-43页 |
(一)基层干部执行能力不足,政策落实不彻底 | 第37-38页 |
1、宣传不到位,政策执行走样 | 第37-38页 |
2、重产业发展,轻能力提升 | 第38页 |
(二)能力环境建设力度不够,防护性保障投入不足 | 第38-41页 |
1、农村社会保障薄弱,保障水平有限 | 第38-39页 |
2、实际贫困群体社会机会缺乏,获得感低 | 第39-41页 |
(三)贫困群体自身脱贫意识不强,能力建设动力不够 | 第41-43页 |
1、自我发展能力缺乏,脱贫意识不强 | 第41-42页 |
2、有限理性导致能力建设动力不足 | 第42-43页 |
四、可行能力视角下提升农村反贫困效果对策 | 第43-49页 |
(一)严格落实责任,加强基层扶贫干部能力培养 | 第43页 |
(二)继续强化基础设施建设,建设反贫困能力环境 | 第43-45页 |
1、修建普惠性基础服务设施,打通致富门路 | 第44页 |
2、完善公共交通服务系统,强化公共交通承载能力 | 第44-45页 |
(三)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增强制度托底能力 | 第45-46页 |
1、强化新农合制度,提高保障能力 | 第45-46页 |
2、稳固新农保政策,提高贫困群体参保的质量 | 第46页 |
(四)教育扶贫与技能培训双管齐下,增强内在提升能力 | 第46-49页 |
1、关注儿童贫困,加强贫困上游治理 | 第46-47页 |
2、以社会工作为抓手,广泛开展教育扶贫 | 第47-48页 |
3、抓住政策利好,细化落实技能培训 | 第48-49页 |
五、总结与讨论 | 第49-50页 |
参考文献 | 第50-53页 |
附录 | 第53-56页 |
个人简介及在学期间取得学术成果 | 第56-57页 |
致谢 | 第5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