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谢 | 第4-6页 |
摘要 | 第6-7页 |
Abstract | 第7-8页 |
1 绪论 | 第14-24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14-15页 |
1.1.1 产业变革新形势下的高等工程教育 | 第14页 |
1.1.2 新工科对工科教师队伍提出新要求 | 第14-15页 |
1.1.3 工程学科的实践性要求进一步凸显 | 第15页 |
1.2 研究问题的提出 | 第15-17页 |
1.2.1 问题陈述 | 第15-17页 |
1.2.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第17页 |
1.3 相关概念界定与说明 | 第17-19页 |
1.3.1 工程与技术 | 第17-18页 |
1.3.2 工程实践能力概念界定 | 第18页 |
1.3.3 高校工科教师的一般概念 | 第18-19页 |
1.4 研究方法、思路与框架 | 第19-22页 |
1.4.1 研究方法 | 第19-20页 |
1.4.2 研究思路与框架 | 第20-22页 |
1.5 创新点 | 第22-24页 |
2 文献综述与理论基础 | 第24-36页 |
2.1 文献综述 | 第24-29页 |
2.1.1 国内相关研究 | 第24-27页 |
2.1.2 国外相关研究 | 第27-29页 |
2.2 理论基础 | 第29-33页 |
2.2.1 教学科研与生产相结合的理论 | 第29-30页 |
2.2.2 教师胜任力理论 | 第30-32页 |
2.2.3 教师学习与发展理论 | 第32-33页 |
2.3 本章小结 | 第33-36页 |
3 工科教师工程实践能力的实证分析 | 第36-56页 |
3.1 H大学工科教师队伍结构分析 | 第36-40页 |
3.1.1 研究设计 | 第36-37页 |
3.1.2 队伍结构分析 | 第37-40页 |
3.2 H大学工科教师工程实践能力的问卷调查 | 第40-54页 |
3.2.1 研究设计 | 第40-41页 |
3.2.2 统计结果分析 | 第41-54页 |
3.3 本章小结 | 第54-56页 |
4 基于国内外比较的案例研究 | 第56-72页 |
4.1 国外相关案例 | 第56-62页 |
4.1.1 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实践教授制度 | 第56-58页 |
4.1.2 西班牙巴利亚多利德大学企业兼职教授计划 | 第58-59页 |
4.1.3 德国高校教授受聘中的工程实践经历要求 | 第59-60页 |
4.1.4 俄罗斯喀山国立理工大学工科教师的专业发展计划 | 第60-62页 |
4.2 国内相关案例 | 第62-69页 |
4.2.1 浙江大学工程师学院工程教育创新岗教师队伍建设 | 第62-63页 |
4.2.2 大连理工大学青年教师工程实践培训计划 | 第63-65页 |
4.2.3 北京化工大学青年教师工程实践培训活动 | 第65-67页 |
4.2.4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青年教师暑期企业工程实践项目 | 第67-69页 |
4.3 国内外案例比较分析 | 第69-71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71-72页 |
5 结论与展望 | 第72-82页 |
5.1 研究结论 | 第72-74页 |
5.2 政策建议 | 第74-81页 |
5.2.1 以工程实践能力为导向的工科教师培训制度设计 | 第74-77页 |
5.2.2 以工程实践能力为导向的工科教师聘用制度设计 | 第77-79页 |
5.2.3 以工程实践能力为导向的工科教师职业发展制度设计 | 第79-81页 |
5.3 研究不足与展望 | 第81-82页 |
参考文献 | 第82-90页 |
附录Ⅰ 关于高校工科教师工程实践能力问题的问卷调查 | 第90-93页 |
作者简介 | 第9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