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引言 | 第8-16页 |
(一)研究背景 | 第8页 |
(二)研究意义 | 第8-9页 |
(三)文献综述 | 第9-14页 |
(四)研究思路与方法 | 第14-15页 |
(五)创新之处与不足 | 第15-16页 |
一、八年级《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目标概述 | 第16-21页 |
(一)相关概念界定 | 第16-18页 |
1.课堂教学目标 | 第16-17页 |
2.课堂教学目标的设计与实施 | 第17页 |
3.新时代下核心素养与“三维目标” | 第17-18页 |
(二)课堂教学目标设计与实施的理论基础 | 第18-19页 |
1.整体论 | 第18-19页 |
2.人本主义 | 第19页 |
(三)课堂教学目标设计及实施的现实依据 | 第19-21页 |
1.益于学生的发展与兴趣需要 | 第19页 |
2.适应新时代社会发展的需要 | 第19-20页 |
3.符合学科的性质与教材特点 | 第20-21页 |
二、八年级《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目标设计与实施中存在的问题 | 第21-42页 |
(一)课堂教学目标设计存在的问题 | 第21-37页 |
1.目标设计的认知度与重视度不足 | 第22-26页 |
2.目标设计的内容及方式流于形式 | 第26-33页 |
3.目标表述时笼统且指向主体错误 | 第33-37页 |
(二)课堂教学目标实施存在的问题 | 第37-42页 |
1.目标实施与教学过程关联较少 | 第38-39页 |
2.目标实施与教学方法契合不够 | 第39-40页 |
3.目标实施与教学评价衔接较差 | 第40-42页 |
三、八年级《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目标设计与实施存在问题的归因 | 第42-51页 |
(一)课堂教学目标设计存在问题的归因 | 第42-48页 |
1.教师对课程标准与教学设计研读不够深入 | 第42-43页 |
2.教师的教学理念不够先进 | 第43-46页 |
3.教师对教学目标表述的“四要素”理解不到位 | 第46-48页 |
(二)课堂教学目标实施存在问题的归因 | 第48-51页 |
1.应试教育下教师自身的实践能动性较低 | 第48-49页 |
2.教师对新教材栏目及资源方法的驾驭能力不足 | 第49-50页 |
3.教师课堂目标评价意识较弱 | 第50-51页 |
四、八年级《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目标设计与实施的策略 | 第51-69页 |
(一)课堂教学目标有效设计的策略 | 第51-59页 |
1.加强对目标设计的认知与重视 | 第51-54页 |
2.提升教师目标设计的能力 | 第54-57页 |
3.关注目标表述的系统性与学生主体性 | 第57-59页 |
(二)课堂教学目标有效实施的策略 | 第59-69页 |
1.教学过程贯穿教学目标 | 第59-62页 |
2.教学方法达成教学目标 | 第62-66页 |
3.教学评价检测教学目标 | 第66-69页 |
结语 | 第69-70页 |
参考文献 | 第70-72页 |
附录 | 第72-78页 |
致谢 | 第7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