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轻工业、手工业论文--食品工业论文--一般性问题论文--食品包装学论文--包装材料论文

聚己二酸/对苯二甲酸丁二酯纳米复合食品包装薄膜的研究及其在冷鲜肉保鲜中的应用

致谢第5-6页
摘要第6-8页
Abstract第8-9页
第一章 绪论第12-28页
    1.1 引言第12页
    1.2 聚己二酸/对苯二甲酸丁二酯(PBAT)第12-16页
        1.2.1 聚己二酸/对苯二甲酸丁二酯(PBAT)的共混改性第13-15页
        1.2.2 聚己二酸/对苯二甲酸丁二酯(PBAT)纳米复合材料第15-16页
    1.3 纳米抗菌剂第16-20页
        1.3.1 纳米二氧化钛的性质第17页
        1.3.2 载银二氧化钛的性质第17-18页
        1.3.3 硅烷偶联剂对纳米二氧化钛的表面改性第18-20页
    1.4 冷鲜肉及其保鲜技术研究第20-22页
        1.4.1 冷鲜肉概述第20页
        1.4.2 冷鲜肉的腐败第20-21页
        1.4.3 冷鲜肉的包装保鲜方式第21-22页
    1.5 肉类食品保鲜包装材料的研究进展第22-25页
        1.5.1 普通复合包装第23页
        1.5.2 抗菌活性包装第23-24页
        1.5.3 纳米复合包装第24-25页
    1.6 纳米抗菌包装的安全性评价第25-26页
    1.7 本文研究意义、内容及创新点第26-28页
        1.7.1 研究目的及意义第26-27页
        1.7.2 主要研究内容第27页
        1.7.3 研究创新点第27-28页
第二章 硅烷偶联剂对TiO_2及Ag-TiO_2的表面改性研究第28-46页
    2.1 引言第28页
    2.2 实验部分第28-31页
        2.2.1 实验原料第29页
        2.2.2 实验仪器第29-30页
        2.2.3 实验方法第30页
        2.2.4 表征与测试方法第30-31页
    2.3 结果与讨论第31-45页
        2.3.1 硅烷偶联剂对TiO_2的表面改性第31-38页
        2.3.2 硅烷偶联剂对Ag-TiO_2的表面改性第38-45页
    2.4 本章小结第45-46页
第三章 PBAT纳米复合抗菌薄膜的制备及表征第46-59页
    3.1 引言第46-47页
    3.2 实验部分第47-50页
        3.2.1 实验原料第47页
        3.2.2 实验仪器第47-48页
        3.2.3 实验方法第48页
        3.2.4 表征与测试方法第48-50页
    3.3 结果与讨论第50-58页
        3.3.1 PBAT纳米复合薄膜的形貌分析第50-51页
        3.3.2 PBAT纳米复合薄膜的热分析第51-53页
        3.3.3 PBAT纳米复合薄膜的力学性能第53-55页
        3.3.4 PBAT纳米复合薄膜的阻隔性能第55-56页
        3.3.5 复合薄膜的抗菌性能第56-58页
    3.4 本章小结第58-59页
第四章 PBAT纳米复合抗菌薄膜对冷鲜肉保鲜效果的研究第59-74页
    4.1 引言第59页
    4.2 实验部分第59-64页
        4.2.1 实验原料第59-60页
        4.2.2 实验仪器第60-61页
        4.2.3 实验方法第61页
        4.2.4 表征与测试方法第61-64页
        4.2.5 数据处理与统计分析第64页
    4.3 结果与讨论第64-72页
        4.3.1 冷鲜肉菌落总数(APC)的变化第64-65页
        4.3.2 冷鲜肉感官品质评价第65-67页
        4.3.3 冷鲜肉色泽的变化第67-68页
        4.3.4 冷鲜肉pH值的变化第68-69页
        4.3.5 冷鲜肉汁液流失率的变化第69-70页
        4.3.6 冷鲜肉水分活度(A_w)的变化第70-71页
        4.3.7 冷鲜肉挥发性盐基氮(TVB-N)的变化第71-72页
    4.4 本章小结第72-74页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第74-77页
    5.1 结论第74-75页
    5.2 展望第75-77页
参考文献第77-84页
在校期间科研成果第84页

论文共8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武汉市水资源环境承载力研究
下一篇:分阶段改变蓄水量的存贮模式及蓄热水箱结构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