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页 |
第1章 绪论 | 第7-15页 |
1.1 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 第7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7-14页 |
1.2.1 常压油炸和真空油炸 | 第7-8页 |
1.2.2 连续式油炸和间歇式油炸 | 第8-9页 |
1.2.3 传统式油炸机 | 第9-10页 |
1.2.4 水滤式油炸机 | 第10-12页 |
1.2.5 水滤间歇式油炸机 | 第12-14页 |
1.3 本章小结 | 第14-15页 |
第2章 智能生态油炸机的设计 | 第15-27页 |
2.1 研究内容及方法 | 第15页 |
2.2 智能生态油炸机的方案设计 | 第15-18页 |
2.3 油炸机主要部件材料选择 | 第18页 |
2.4 油锅 | 第18-20页 |
2.5 承载式框架结构设计 | 第20-22页 |
2.6 油渣分离器 | 第22-23页 |
2.7 水箱 | 第23-24页 |
2.8 加热器的设计 | 第24页 |
2.9 温控仪设计 | 第24-26页 |
2.10 本章小结 | 第26-27页 |
第3章 智能生态油炸机的数字化建模 | 第27-32页 |
3.1 Solid Works软件的简介 | 第27-28页 |
3.2 Solid Works参数化建模 | 第28-31页 |
3.2.1 参数化建模所涉及的基本模块 | 第28页 |
3.2.2 几何模型的简化 | 第28页 |
3.2.3 几何模型的建立 | 第28-31页 |
3.3 本章小结 | 第31-32页 |
第4章 关键部位热耦合分析 | 第32-43页 |
4.1 ANSYS软件的介绍 | 第32-33页 |
4.2 ANSYS软件对三大关键部位进行热应力分析 | 第33-42页 |
4.2.1 油锅热应力分析及应力最大点分析 | 第33-38页 |
4.2.2 框架热结构耦合分析 | 第38-41页 |
4.2.3 油渣分离器应力应变分析 | 第41-42页 |
4.3 本章小结 | 第42-43页 |
第5章 油水混合模拟热分析 | 第43-60页 |
5.1 油水混合模拟热分析的状态 | 第43页 |
5.2 FLUENT软件在传热分析中的应用 | 第43-45页 |
5.2.1 热传导 | 第44页 |
5.2.2 热对流 | 第44-45页 |
5.2.3 FLUENT软件进行热分析的一般步骤 | 第45页 |
5.3 油水混合模拟分析 | 第45-59页 |
5.3.1 油水混合模拟计算方案 | 第45-46页 |
5.3.2 油炸机几何模型和网格划分 | 第46-48页 |
5.3.3 油炸机温度场模拟计算 | 第48-59页 |
5.4 本章小结 | 第59-60页 |
第6章 实物样机试制 | 第60-64页 |
6.1 主要零部件的制作 | 第61-63页 |
6.2 组装 | 第63-64页 |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 第64-66页 |
7.1 结论 | 第64-65页 |
7.2 展望 | 第65-66页 |
致谢 | 第66-67页 |
参考文献 | 第67-69页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第6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