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交通运输论文--公路运输论文--汽车工程论文--各种汽车论文--各种能源汽车论文

基于双电层结构的锂离子电池电化学模型及SOC估算方法研究

摘要第5-7页
ABSTRACT第7-8页
第一章 绪论第11-26页
    1.1 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第11-13页
    1.2 锂离子电池与BMS基础知识第13-17页
        1.2.1 锂离子电池基本结构第13-15页
        1.2.2 锂离子电池工作原理第15-16页
        1.2.3 BMS主要功能第16-17页
    1.3 课题研究现状第17-24页
        1.3.1 国内外电池SOC估计研究现状第17-19页
        1.3.2 国内外电池模型研究现状第19-23页
        1.3.3 电化学模型参数辨识方法研究现状第23-24页
    1.4 论文主要内容第24-26页
第二章 锂离子电池EDL模型的建立及简化第26-36页
    2.1 锂离子电池模型的建立第26-34页
        2.1.1 电极固相模型第26-30页
        2.1.2 电解质液相模型第30-31页
        2.1.3 EDL模型第31-34页
    2.2 锂离子电池端电压第34-35页
    2.3 本章小结第35-36页
第三章 基于GA的锂离子电池EDL模型参数辨识第36-44页
    3.1 EDL模型的参数辨识第36-39页
    3.2 遗传算法参数辨识步骤第39-40页
    3.3 参数辨识结果第40-42页
    3.4 正负电极开路电压曲线拟合第42-43页
    3.5 本章小结第43-44页
第四章 锂离子电池双电层模型验证分析第44-56页
    4.1 模型分析第44-46页
        4.1.1 电极表面锂离子浓度第44-45页
        4.1.2 EDL电位分析第45-46页
    4.2 模型验证第46-54页
        4.2.1 恒流充放电工况第47-50页
        4.2.2 脉冲放电工况第50-52页
        4.2.3 NEDC工况第52-54页
    4.3 本章小结第54-56页
第五章 基于EKF算法的锂离子电池SOC估算第56-67页
    5.1 电化学模型SOC定义第56-57页
    5.2 卡尔曼滤波算法第57-60页
    5.3 基于EKF算法的SOC估算第60-61页
    5.4 实验验证与分析第61-66页
        5.4.1 脉冲放电工况第61-63页
        5.4.2 NEDC工况第63-66页
    5.5 本章小结第66-67页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第67-69页
    6.1 全文总结第67-68页
    6.2 研究展望第68-69页
参考文献第69-75页
致谢第75-76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项目及学术成果第76页

论文共7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磁流变半主动悬架的泰勒级数—改进H2/H时滞补偿控制研究
下一篇:基于声品质评价的机舱隔声结构改进分析与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