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生物科学论文--植物学论文--植物生态学和植物地理学论文

气候变化条件下四种入侵植物在我国潜在分布预测分析

致谢第4-6页
摘要第6-8页
abstract第8-10页
第一章 文献综述第17-24页
    1.1 全球变化及其趋势第17页
    1.2 生物入侵的现状及发展趋势第17-18页
    1.3 全球变化对生物入侵的影响第18-20页
    1.4 气候变化条件下外来物种入侵风险的预测与管理第20-22页
    1.5 刺萼龙葵等4种茄属入侵植物的研究进展第22-23页
    1.6 本研究的主要内容和意义第23-24页
第二章 气候变化条件下刺萼龙葵在我国的潜在适生区预测第24-34页
    2.1 引言第24页
    2.2 材料与方法第24-26页
        2.2.1 气候数据及其处理第24-25页
        2.2.2 地理分布数据及其处理第25页
        2.2.3 预测模型选择第25页
        2.2.4 模型评价指标第25-26页
        2.2.5 刺萼龙葵潜在适生区分析方法第26页
    2.3 结果第26-33页
        2.3.1 气候变量的分析与选择第26-27页
        2.3.2 刺萼龙葵的地理分布点第27-28页
        2.3.3 模型评价结果第28页
        2.3.4 刺萼龙葵潜在适生区分布情况第28-30页
        2.3.5 刺萼龙葵潜在适生区面积变化动态第30-33页
    2.4 讨论第33-34页
第三章 气候变化条件下银毛龙葵在我国的潜在适生区预测第34-46页
    3.1 引言第34页
    3.2 材料与方法第34-36页
        3.2.1 气候数据及其处理第34页
        3.2.2 地理分布数据及其处理第34-35页
        3.2.3 预测模型选择第35页
        3.2.4 模型评价指标第35页
        3.2.5 银毛龙葵潜在适生区分析方法第35-36页
    3.3 结果第36-43页
        3.3.1 气候变量的分析与选择第36-37页
        3.3.2 银毛龙葵的地理分布点第37页
        3.3.3 模型评价结果第37-38页
        3.3.4 银毛龙葵潜在适生区分布情况第38-39页
        3.3.5 银毛龙葵潜在适生区面积变化动态第39-43页
    3.4 讨论第43-46页
第四章 气候变化条件下北美刺龙葵在我国的潜在适生区预测第46-57页
    4.1 引言第46页
    4.2 材料与方法第46-48页
        4.2.1 气候数据及其处理第46-47页
        4.2.2 地理分布数据及其处理第47页
        4.2.3 预测模型选择第47页
        4.2.4 模型评价指标第47-48页
        4.2.5 北美刺龙葵潜在适生区分析方法第48页
    4.3 结果第48-54页
        4.3.1 气候变量的分析与选择第48-49页
        4.3.2 北美刺龙葵的地理分布点第49-50页
        4.3.3 模型评价结果第50页
        4.3.4 北美刺龙葵潜在适生区分布情况第50-52页
        4.3.5 北美刺龙葵潜在适生区面积变化动态第52-54页
    4.4 讨论第54-57页
第五章 气候变化条件下腺龙葵在我国的潜在适生区预测第57-69页
    5.1 引言第57页
    5.2 材料与方法第57-60页
        5.2.1 地理分布数据第57-58页
        5.2.2 气象数据及其处理第58页
        5.2.3 适生区的预测第58-60页
        5.2.4 未来气候变化条件下潜在适生区的时空变化第60页
    5.3 结果第60-67页
        5.3.1 腺龙葵在全球的地理分布及其在我国的时空扩散动态第60-61页
        5.3.2 影响腺龙葵分布的关键气候因子第61-62页
        5.3.3 腺龙葵在我国当前以及气候变化条件下适生区的预测第62页
        5.3.4 当前与未来气候变化条件下腺龙葵在我国的适生区第62-63页
        5.3.5 未来气候变化条件下腺龙葵适生区的时空变化动态第63-67页
    5.4 讨论第67-69页
        5.4.1 腺龙葵在我国的地理分布与时空动态第67页
        5.4.2 腺龙葵我国的扩散途径与潜在适生区预测第67-69页
第六章 四种入侵龙葵未来空间移动趋势分析第69-81页
    6.1 引言第69页
    6.2 材料与方法第69页
    6.3 四种入侵龙葵传入与时空扩散动态第69-75页
    6.4 四种入侵龙葵潜在适生区动态变化第75-79页
    6.5 讨论第79-81页
第七章 总结第81-83页
    7.1 结论第81-82页
    7.2 创新点第82页
    7.3 不足与展望第82-83页
参考文献第83-91页
作者简介第91页

论文共9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连续梁桥体系转换过程中悬臂端挠度变化的影响因素分析
下一篇:螺旋卸船机相对旋转式取料装置取料机理及仿真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