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淮东部史前文化与社会研究
中文摘要 | 第1-19页 |
ABSTRACT | 第19-22页 |
绪论 | 第22-29页 |
第一节 研究课题的提出和选定 | 第22-24页 |
第二节 时空范围的界定 | 第24-25页 |
第三节 研究理论、方法与思路 | 第25-29页 |
第一章 江淮东部地区的自然地理环境 | 第29-41页 |
第一节 地理地貌及成因 | 第30-32页 |
第二节 自然环境与气候 | 第32-35页 |
第三节 海岸线变迁 | 第35-36页 |
第四节 长江入海口的变迁 | 第36-38页 |
第五节 淮河及西部诸湖的变迁 | 第38-41页 |
第二章 江淮东部地区史前考古工作与研究历程 | 第41-53页 |
第一节 江淮东部地区史前考古调查与发掘工作 | 第42-47页 |
一 前期(1951-1991年) | 第42-44页 |
二 后期(1991年至今) | 第44-47页 |
第二节 江淮东部地区史前考古的研究历程 | 第47-52页 |
一 第一阶段 | 第48-49页 |
二 第二阶段 | 第49-52页 |
第三节 小结 | 第52-53页 |
第三章 江淮东部地区史前文化的发展序列 | 第53-106页 |
第一节 典型遗址的分期和文化属性 | 第53-69页 |
一 典型遗址的分期 | 第54-65页 |
二 典型遗址的文化属性 | 第65-69页 |
第二节 区域内其他遗址分期与文化属性 | 第69-85页 |
一 南部地区 | 第70-76页 |
二 中部地区 | 第76-80页 |
三 北部地区 | 第80-85页 |
第三节 江淮东部史前文化的年代序列 | 第85-91页 |
一 江淮东部原始文化遗存的年代 | 第86-87页 |
二 青莲岗类遗存的年代 | 第87-88页 |
三 江淮东部良渚文化遗存的年代 | 第88-90页 |
四 江淮东部龙山与岳石文化遗存的年代 | 第90-91页 |
五 小结 | 第91页 |
第四节 江淮东部原始文化分析 | 第91-103页 |
一 龙虬庄文化的命名 | 第91-93页 |
二 龙虬庄文化的特征与内涵 | 第93-94页 |
三 龙虬庄文化的分期、年代与分布 | 第94-95页 |
四 典型遗址介绍 | 第95-100页 |
五 文化交流与龙虬庄文化的消失 | 第100-103页 |
第五节 小结 | 第103-106页 |
第四章 江淮东部地区史前社会经济 | 第106-131页 |
第一节 江淮东部史前环境和资源 | 第106-110页 |
第二节 龙虬庄文化时期的经济状况 | 第110-128页 |
一 生业经济 | 第110-116页 |
二 手工业经济 | 第116-128页 |
第三节 龙虬庄文化之后的经济状况 | 第128-131页 |
一 良渚文化时期 | 第128-129页 |
二 龙山文化和岳石文化时期 | 第129-131页 |
第五章 江淮东部地区史前聚落分析 | 第131-214页 |
第一节 聚落分布与人群移动 | 第132-155页 |
一 史前遗址的分布与变迁 | 第132-141页 |
二 南北交通路线问题 | 第141-153页 |
三 小结 | 第153-155页 |
第二节 江淮东部史前聚落形态分析 | 第155-208页 |
一 江淮东部史前聚落形态的特点 | 第156-160页 |
二 江淮东部史前居址分析 | 第160-167页 |
三 江淮东部史前墓葬分析 | 第167-208页 |
第三节 江淮东部史前社会状况 | 第208-214页 |
一 聚落反映的信息 | 第208-210页 |
二 墓葬反映的信息 | 第210-214页 |
第六章 江淮东部地区史前思想信仰 | 第214-254页 |
第一节 思想信仰与考古学文化的关系 | 第214-222页 |
一 思想信仰在考古学文化上的表现形式 | 第215-217页 |
二 思想信仰与考古学文化的渊源关系 | 第217-218页 |
三 思想信仰对考古学文化的影响 | 第218-221页 |
四 中国考古学思想信仰研究的方法与存在的问题 | 第221-222页 |
第二节 江淮东部地区史前思想信仰相关遗存的发现 | 第222-244页 |
一 遗迹方面 | 第223-236页 |
二 遗物方面 | 第236-244页 |
第三节 江淮东部史前思想信仰状况 | 第244-254页 |
一 丧葬、祭祀礼仪及来源 | 第244-247页 |
二 其他方面的考察 | 第247-250页 |
三 小结 | 第250-254页 |
结语 | 第254-261页 |
图版 | 第261-264页 |
主要参考文献 | 第264-270页 |
致谢 | 第270-272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成果目录 | 第272-273页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第27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