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中国政治论文--国家行政管理论文--公安工作论文--公安行政工作论文

公安交警公信力现状及提升对策研究

摘要第9-10页
ABSTRACT第10页
第一章 绪论第11-18页
    1.1 选题背景第11-12页
    1.2 研究意义第12-14页
        1.2.1 理论意义第12-13页
        1.2.2 现实意义第13-14页
    1.3 研究成果综述第14-15页
        1.3.1 国外研究成果综述第14页
        1.3.2 国内研究成果综述第14-15页
    1.4 结构框架第15-16页
    1.5 研究方法和研究思路第16-18页
        1.5.1 研究方法第16-17页
        1.5.2 研究思路第17-18页
第二章 公信力和公安交警公信力第18-39页
    2.1 公信力解读第18-21页
        2.1.1 公信力的词源解释及概念界定第18-19页
        2.1.2 诚信、信用、信誉、信任概念辨析第19-20页
        2.1.3 中西诚信文化探源第20-21页
    2.2 警察、警察权、警察公信力第21-25页
        2.2.1 警察、公安、公安交警第21页
        2.2.2 警察权第21-23页
        2.2.3 警察公信力第23-25页
    2.3 政府公信力和公安交警公信力第25-34页
        2.3.1 政府公信力的属性、结构和本质第25-30页
        2.3.2 政府公信力建设的理论依据第30-31页
        2.3.3 我国道路交通安全管理体制对公安交警公信力的影响第31-32页
        2.3.4 公安交警公信力建构路径理论分析第32-34页
    2.4 中西警察体制及道路交通安全管理体制比较第34-39页
        2.4.1 中西警察体制比较第34-36页
        2.4.2 美国、新加坡及香港道路交通安全管理体制第36-39页
第三章 公安交警公信力现状分析第39-47页
    3.1 基层公安交警公信力调查的实例分析第39-40页
        3.1.1 调查目的第39页
        3.1.2 调查时间和人员第39-40页
    3.2 调查结果分析第40-44页
    3.3 以江西宁都交警执法引发舆情事件为例,评述公安交警公信力第44-47页
第四章 影响公安交警公信力的问题和原因分析第47-59页
    4.1 信用方面第47-54页
        4.1.1 公安交通基础管理工作与人民群众的期待差距较大第47-48页
        4.1.2 从整个治理体系来看,体制机制性矛盾比较突出第48-49页
        4.1.3 从公安机关自身来看,执法管理性矛盾比较突出第49-50页
        4.1.4 交警队伍管理的思维模式、管理理念和措施方法不合理第50-52页
        4.1.5 持续发展的交通环境与警务保障能力不足之间的矛盾突出第52-54页
    4.2 诚信方面第54-55页
        4.2.1 职业认知、价值取向和利益诉求发生变化第54页
        4.2.2 传统的管理理念不能与时俱进第54-55页
        4.2.3 道路交通安全诚信体系建设滞后第55页
    4.3 信誉和信任方面第55-57页
        4.3.1 辱警、丑警、袭警查处机制不健全第56页
        4.3.2 媒体公共关系建设不足第56页
        4.3.3 交通参与者遵守交通法规的意识不强、交通安全意识薄弱第56-57页
        4.3.4 执法环境不佳第57页
    4.4 公安交警公信力弱化的深层次原因分析第57-59页
        4.4.1 思想原因第57-58页
        4.4.2 利益原因第58页
        4.4.3 制度原因第58-59页
第五章 他山之石——国外和香港警队成熟经验借鉴第59-80页
    5.1 美国警队信用建设经验和启示第59-64页
        5.1.1 美国警队交通管理建设经验和启示第59-61页
        5.1.2 美国警队智能交通建设经验和启示第61-62页
        5.1.3 美国警队职业化建设经验和启示第62-64页
    5.2 新加坡警队公信力建设经验和启示第64-67页
        5.2.1 新加坡警队信用建设经验及启示第64页
        5.2.2 新加坡警队公共关系建设经验和启示第64-67页
    5.3 香港警队公信力建设经验和启示第67-77页
        5.3.1 香港警队信用建设经验及启示第67-73页
        5.3.2 香港警队诚信建设经验和启示第73-74页
        5.3.3 香港警队信誉、信任建设经验和启示第74-77页
    5.4 境外驾驶人安全信用体系构建经验和启示第77-80页
第六章 提升公安交警公信力的对策建议第80-96页
    6.1 提升公安交警信用建设高度第80-89页
        6.1.1 坚持源头治理,提高道路交通安全防范能力第80页
        6.1.2 坚持依法治理,提高道路交通安全管理法治化水平第80-82页
        6.1.3 坚持综合治理,实现公安交通管理与群众自我规范的良性互动第82页
        6.1.4 坚持科学治理,提高公安交通管理的科技信息化水平第82-83页
        6.1.5 坚持以民为本,提高公安交警服务群众的能力水平第83-84页
        6.1.6 加强队伍建设,规范制约交警权力行使第84-87页
        6.1.7 切实加强职业保障建设,增强公安交警警力配备第87-89页
    6.2 加强公安交警诚信文化和道路交通安全诚信体系建设第89-91页
        6.2.1 增强公安交警队职业认知力度第89页
        6.2.2 正确引导公安交警价值取向第89-90页
        6.2.3 推动道路交通安全诚信体系建设第90-91页
    6.3 加强公安交警信誉和信任建设第91-96页
        6.3.1 开展公安交警正面宣传工作,提升警队声誉第91-92页
        6.3.2 建立健全的辱警、丑警和袭警处理机制第92页
        6.3.3 大力开展交通安全知识宣传活动,提升交通参与者守法意识第92-93页
        6.3.4 加强公共关系建设,营造良好的外部环境第93-96页
结束语第96-97页
致谢第97-98页
参考文献第98-100页
作者在学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第100-101页
附录 公安交警公信力社会调查问卷第101-102页

论文共10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就业导向的山东XH学院招生策略研究
下一篇:大统战格局下湖北省地市级政党协商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