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财政、金融论文--保险论文--中国保险业论文--各种类型保险论文

新常态下我国出口信用保险问题研究

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7页
第1章 绪论第13-25页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第13-16页
        1.1.1 研究背景第13-14页
        1.1.2 研究意义第14-16页
    1.2 国内外的研究现状第16-20页
        1.2.1 国外研究现状第16-17页
        1.2.2 国内研究现状第17-20页
    1.3 研究内容及方法第20-22页
        1.3.1 研究内容第20-21页
        1.3.2 研究方法第21-22页
    1.4 研究思路、难点与创新第22-25页
        1.4.1 研究思路第22-23页
        1.4.2 研究难点第23页
        1.4.3 创新之处第23-25页
第2章 新常态与出口信用保险的理论基础第25-31页
    2.1 新常态的涵义第25-27页
        2.1.1 新常态在国外的涵义第25-26页
        2.1.2 新常态在我国的涵义第26-27页
    2.2 出口信用保险概述第27-29页
        2.2.1 出口信用保险的定义第27页
        2.2.2 出口信用保险的性质第27-28页
        2.2.3 出口信用保险的微观作用第28页
        2.2.4 出口信用保险的宏观作用第28-29页
    2.3 出口信用保险的理论依据第29-31页
        2.3.1 金融市场缺陷理论第29页
        2.3.2 出口政策性金融理论第29-30页
        2.3.3 出口补贴合法化理论第30页
        2.3.4 政府干预理论第30-31页
第3章 新常态下我国出口信用保险的现状分析第31-43页
    3.1 我国出口信用保险的发展历程第31-35页
        3.1.1 起步阶段第31-32页
        3.1.2 发展阶段第32-34页
        3.1.3 专业化阶段第34-35页
    3.2 新常态下我国出口信用保险的发展现状第35-43页
        3.2.1 保险机构建设渐趋完善第35-37页
        3.2.2 业务规模不断扩大第37-38页
        3.2.3 业务品种趋于多元化第38-39页
        3.2.4 充分支持新兴产业和新兴市场第39-40页
        3.2.5 外国出口信用保险机构不断涌入我国市场第40-43页
第4章 新常态下我国出口信用保险面临的主要问题第43-55页
    4.1 政府方面第43-46页
        4.1.1 监管理念落后第43-44页
        4.1.2 监管制度不规范第44页
        4.1.3 法律制度不完善第44-45页
        4.1.4 财政扶持政策力度不足第45-46页
    4.2 出口信用保险公司方面第46-49页
        4.2.1 行业区域发展参差不齐第46-47页
        4.2.2 经营理念落后第47页
        4.2.3 面临虚假贸易风险第47-48页
        4.2.4 业务种类少,金融创新力度不够第48-49页
    4.3 出口企业方面第49-55页
        4.3.1 风险管理水平落后第49-50页
        4.3.2 维权观念淡薄第50-51页
        4.3.3 投保意识不强第51-52页
        4.3.4 保险业务部门构建不专业第52-55页
第5章 出口信用保险对我国出口企业发展与出口贸易的影响分析第55-63页
    5.1 出口信用保险对我国出口企业发展影响分析第55-57页
        5.1.1 对企业发展效益的影响第55-56页
        5.1.2 对企业对外发展战略的影响第56-57页
    5.2 出口信用保险对我国出口贸易影响分析第57-63页
        5.2.1 对出口贸易总量的影响分析第57-59页
        5.2.2 对出口贸易质量的影响分析第59-63页
第6章 发达国家出口信用保险发展状况及其经验第63-73页
    6.1 发达国家出口信用保险发展状况第63-66页
        6.1.1 美国出口信用保险第63-64页
        6.1.2 日本出口信用保险第64页
        6.1.3 德国出口信用保险第64-65页
        6.1.4 法国出口信用保险第65-66页
    6.2 发达国家出口信用保险的共同特性第66-68页
        6.2.1 实施目的相同第66页
        6.2.2 政策性突出第66页
        6.2.3 出口信用保险服务体系完善第66-67页
        6.2.4 经营效率高第67-68页
    6.3 发达国家出口信用保险的经验第68-73页
        6.3.1 完善出口信用保险制度第68-69页
        6.3.2 健全出口信用法律法规第69页
        6.3.3 增强企业风险管理水平第69-70页
        6.3.4 科学的管理运营体系第70-73页
第7章 新常态下促进我国出口信用保险发展的对策建议第73-85页
    7.1 对政府方面的建议第73-76页
        7.1.1 引入先进监管理念第73-74页
        7.1.2 完善监管制度第74-75页
        7.1.3 完善相关法律制度第75页
        7.1.4 加大对中国信保的财政扶持力度第75-76页
    7.2 对出口信用保险公司方面的建议第76-79页
        7.2.1 提高行业整体发展水平第76-77页
        7.2.2 转变经营理念第77-78页
        7.2.3 增强承保识别能力第78-79页
        7.2.4 增加业务种类,加大金融创新力度第79页
    7.3 对出口企业方面的建议第79-85页
        7.3.1 提高风险管理水平第80-81页
        7.3.2 增强维权意识第81页
        7.3.3 提高企业投保意识第81-82页
        7.3.4 提高出口保险业务部门的专业性第82-85页
结论第85-87页
参考文献第87-93页
致谢第93页

论文共9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中国银行Z分行不良贷款管理研究
下一篇:Z银行深圳分行信用卡营销策略优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