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术语及缩写解释 | 第9-11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1-15页 |
1.1 项目背景及意义 | 第11-12页 |
1.1.1 项目的背景 | 第11-12页 |
1.1.2 项目的意义 | 第12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2-14页 |
1.2.1 国外的智能光纤网络建设现状 | 第12页 |
1.2.2 国内的智能光纤网络建设现状 | 第12-14页 |
1.3 课题研究内容 | 第14页 |
1.4 本章小结 | 第14-15页 |
第二章 智能光纤网络及ODN | 第15-24页 |
2.1 传统ODN | 第15-17页 |
2.1.1 ODN系统的概念 | 第15页 |
2.1.2 传统ODN组成单元 | 第15-16页 |
2.1.3 传统ODN的结构 | 第16页 |
2.1.4 传统ODN的缺点 | 第16-17页 |
2.2 智能化ODN | 第17-21页 |
2.2.1 智能化ODN的结构 | 第17-18页 |
2.2.2 智能化ODN的主要参数 | 第18-19页 |
2.2.3 智能化ODN的优势所在 | 第19页 |
2.2.4 不同智能化ODN方案概述 | 第19-20页 |
2.2.5 智能ODN系统的智能终端与智能设备间的通信接口及协议 | 第20-21页 |
2.3 蓝牙通讯 | 第21-23页 |
2.3.1 蓝牙概念 | 第21页 |
2.3.2 蓝牙工程 | 第21页 |
2.3.3 蓝牙协议栈 | 第21-23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23-24页 |
第三章 通信协议的设计基础 | 第24-42页 |
3.1 通信协议 | 第24页 |
3.1.1 一般的网络通信协议 | 第24页 |
3.1.2 TCP/IP分层协议 | 第24页 |
3.2 通信协议设计技术 | 第24-31页 |
3.2.1 帧结构的设计 | 第25页 |
3.2.2 通信控制 | 第25-31页 |
3.3 L2CAP协议 | 第31-41页 |
3.3.1 L2CAP概述 | 第32-33页 |
3.3.2 逻辑信道 | 第33-34页 |
3.3.3 L2CAP的信道模式 | 第34页 |
3.3.4 L2CAP数据传输过程步骤 | 第34-35页 |
3.3.5 L2CAP的数据包格式 | 第35-38页 |
3.3.6 L2CAP的各种命令包 | 第38-39页 |
3.3.7 L2CAP的状态机 | 第39-41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41-42页 |
第四章 光纤数据交换协议OFDEP | 第42-54页 |
4.1 OFDEP通信网络结构 | 第42-43页 |
4.2 OFDEP通信协议设计 | 第43-53页 |
4.2.1 OFDEP报文格式 | 第43-44页 |
4.2.2 OFDEP状态机 | 第44-45页 |
4.2.3 OFDEP连接建立 | 第45-46页 |
4.2.4 OFDEP连接拆除 | 第46页 |
4.2.5 数据的交换 | 第46-47页 |
4.2.6 OFDEP异常处理 | 第47-48页 |
4.2.7 OFDEP协议的实现 | 第48-53页 |
4.3 本章小结 | 第53-54页 |
第五章 OFDEP协议分析及验证 | 第54-58页 |
5.1 协议的分析 | 第54页 |
5.2 OFDEP协议的验证 | 第54-58页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第58-62页 |
参考文献 | 第62-65页 |
致谢 | 第65-66页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论文 | 第6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