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化学工业论文--金属元素的无机化合物化学工业论文--第Ⅲ族金属元素的无机化合物论文--铝的无机化合物论文

量子点敏化纳米氧化铝的表面增强荧光研究

中文摘要第4-7页
abstract第7-11页
第一章 绪论第12-27页
    1.1 研究意义和目的第12-13页
    1.2 表面增强荧光技术第13-14页
    1.3 量子点敏化的研究进展第14-22页
        1.3.1 量子点的发展历程第14-15页
        1.3.2 量子点的光学特性第15-18页
        1.3.3 量子点在敏化中的应用第18-19页
        1.3.4 量子点的表面修饰第19-21页
        1.3.5 量子点的组装第21-22页
    1.4 纳米Al_2O_3第22-25页
        1.4.1 Al_2O_3概述第22页
        1.4.2 Al_2O_3的制备方法第22-24页
        1.4.3 Al_2O_3的光学特性第24-25页
    1.5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第25-27页
第二章 理论基础第27-40页
    2.1 引言第27-28页
    2.2 半导体发光基本原理第28-31页
        2.2.1 发光原理第28-29页
        2.2.2 光谱计算第29-31页
    2.3 荧光增强原理第31-38页
        2.3.1 增加吸收第31-33页
        2.3.2 改变内部能级结构第33-35页
        2.3.3 电子转移敏化增强第35-38页
    2.4 本章小结第38-40页
第三章 mecd方法制备的cdse/Al_2O_3异质结的表面增强荧光第40-64页
    3.1 引言第40-41页
    3.2 敏化原理第41-43页
    3.3 实验材料与方法第43-49页
        3.3.1 材料第43页
        3.3.2 实验方法第43-46页
        3.3.3 测量方法第46-49页
    3.4 缺陷Al_2O_3单峰增强的异质结荧光研究第49-54页
        3.4.1 样品表征第49-52页
        3.4.2 单峰增强缺陷Al_2O_3薄膜表面荧光结果分析第52页
        3.4.3 单峰增强缺陷Al_2O_3薄膜表面mapping结果分析第52-54页
    3.5 褶皱Al_2O_3薄膜表面宽光谱荧光增强研究第54-58页
        3.5.1 样品表征第54-56页
        3.5.2 多峰增强Al_2O_3薄膜表面荧光结果分析第56-58页
    3.6 多层薄膜增强褶皱Al_2O_3荧光增强研究第58-62页
        3.6.1 样品表征第58-61页
        3.6.2 多层薄膜增强褶皱Al_2O_3荧光结果分析第61页
        3.6.3 多层薄膜表面mapping结果分析第61-62页
    3.7 本章小结第62-64页
第四章 金纳米粒子调控cdse/Al_2O_3异质结的表面增强荧光第64-76页
    4.1 引言第64页
    4.2 实验材料与方法第64-66页
        4.2.1 材料第64-65页
        4.2.2 实验方法第65页
        4.2.3 测量方法第65-66页
    4.3 结果与讨论第66-74页
        4.3.1 多孔Al_2O_3与au/Al_2O_3表面特性分析第66-67页
        4.3.2 多孔Al_2O_3薄膜和cdse量子点的pl特性第67页
        4.3.3 胶体自组装cdse/Al_2O_3异质结的表面荧光第67-71页
        4.3.4 金纳米粒子调控cdse/Al_2O_3异质结的表面增强荧光第71-74页
    4.4 小结第74-76页
第五章 znse/au在多孔Al_2O_3表面自组装增强光谱研究第76-98页
    5.1 引言第76-77页
    5.2 理论模型第77-79页
    5.3 实验材料与方法第79-81页
        5.3.1 材料第79页
        5.3.2 实验方法第79-80页
        5.3.3 测量方法第80-81页
    5.4 znse/au纳米复合结构能量转移系统增强荧光第81-88页
        5.4.1 znse/au能量转移系统表面增强荧光结果分析第81-86页
        5.4.2 znse/au能量转移系统mapping结果分析第86-88页
    5.5 宽光谱范围调控znse/au纳米复合结构的增强荧光第88-94页
        5.5.1 样品表征第88-89页
        5.5.2 宽光谱范围调控znse/au纳米复合结构的荧光第89-93页
        5.5.3 znse/au纳米复合结构表面mapping结果第93-94页
    5.6 au/znse/Al_2O_3异质结的表面增强荧光第94-96页
        5.6.1 样品表征第94页
        5.6.2 au/znse/Al_2O_3异质结表面增强荧光第94-96页
    5.7 本章小结第96-98页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第98-101页
    6.1 研究结论第98-100页
    6.2 下一步的研究工作展望第100-101页
参考文献第101-117页
致谢第117-118页
附录第118-119页

论文共11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人类活动影响下喀斯特小流域岩石风化及其与大气CO2的源汇效应关系研究
下一篇:柑橘果汁和精油中的氧杂环化合物:分析方法学、化学表征和降血压活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