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学论文--中国文学论文--各体文学评论和研究论文--诗歌、韵文论文--诗歌论文

张耒诗歌研究

致谢第5-6页
摘要第6-8页
Abstract第8-10页
绪论第12-22页
    一 研究目的与创新第12-14页
    二 学术史回顾第14-20页
    三 基本思路和研究方法第20-22页
第一章 “苏门”中的张耒第22-92页
    第一节 自“师友”至“朋党”—从“苏门”性质的演变谈起第23-60页
    第二节 张来与“苏门”第60-92页
第二章 张耒乐府“本朝第一”与宋乐府观的嬗递第92-148页
    第一节 宋人乐府观与“张王乐府”地位第92-107页
    第二节 “苏门”与张耒乐府异同第107-122页
    第三节 张耒“本朝乐府第一第122-141页
    第四节 南宋乐府观的嬗递与张耒乐府地位的确立第141-146页
    结语第146-148页
第三章 张耒“长句”之“杜样”蹊径第148-175页
    第一节 张耒“长句”的“杜样”范式第149-158页
    第二节 张耒“长句”与前后七子拟杜蹊径第158-165页
    第三节 张耒“杜样”诗之弊第165-173页
    结语第173-175页
第四章 张耒晚年“效白居易体”第175-228页
    第一节 “白体”在北宋中期以前的呈现形态第175-187页
    第二节 苏轼重塑“白体”与“张得吾易”第187-200页
    第三节 张耒“白体”诗风与时代心理第200-226页
    结语第226-228页
第五章 “文潜体”:“自然有唐风”的多元化内涵第228-299页
    第一节“文潜体”的体性特质与艺术特征第229-256页
    第二节 “文潜体”的时代风貌及宋贤精神第256-275页
    第三节 “文潜体”在南宋的阐释与摹仿第275-298页
    余论第298-299页
第六章 《张耒集》中若干问题辨误第299-316页
    第一节 张耒交游人物关系考证第299-306页
    第二节 张耒诗文考辨札记第306-316页
主要参考文献第316-322页
作者筒历第322页

论文共32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龟兹文化与唐五代文学研究
下一篇:村社传统与神庙演艺--以山西泽州地区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