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标识共有法律问题研究--以商标共有、商品装潢共有为研究对象
摘要 | 第5-7页 |
Abstract | 第7-8页 |
绪论 | 第11-17页 |
第一节 研究意义 | 第11-13页 |
第二节 研究现状 | 第13-15页 |
第三节 研究方法及研究路线 | 第15-17页 |
一、研究方法 | 第15-16页 |
二、研究路线 | 第16-17页 |
第一章 商业标识共有权的概述 | 第17-26页 |
第一节 商业标识共有权的概念及与相关概念的关系 | 第17-23页 |
一、商业标识共有权的概念 | 第17-18页 |
二、商业标识与相关概念的关系 | 第18-23页 |
第二节 商业标识权共有的原因 | 第23-26页 |
一、历史和制度的原因 | 第23-24页 |
二、法律体系的原因 | 第24页 |
三、市场主体的趋利性 | 第24-26页 |
第二章 商业标识共有的法律现实问题及法律缺陷 | 第26-30页 |
第一节 商业标识共有的法律现实问题 | 第26-27页 |
一、混淆商品和服务的来源 | 第26页 |
二、引发共有人之间的纠纷 | 第26页 |
三、引发限制竞争行为 | 第26-27页 |
第二节 我国商业标识共有的法律缺陷 | 第27-30页 |
一、立法方面 | 第27-28页 |
二、司法方面 | 第28-30页 |
第三章 商业标识共有的合理性分析 | 第30-41页 |
第一节 商业标识共有的理论基础 | 第30-31页 |
第二节 商业标识共有的现实价值 | 第31-32页 |
第三节 商业标识共有符合公平与效率的原则 | 第32-33页 |
第四节 商业标识共有符合利益均衡的原则 | 第33-34页 |
第五节 共享经济下商业标识共有的价值 | 第34-36页 |
第六节 商业标识共有权的取得与行使具有法律基础 | 第36-41页 |
一、取得方式 | 第36-38页 |
二、共有权的使用 | 第38-41页 |
第四章 美国相关法律规定的借鉴 | 第41-45页 |
第一节 借鉴美国相关法律的理由 | 第41-42页 |
第二节 美国商业标识共有权的立法 | 第42-43页 |
第三节 美国商业标识共有权的判例 | 第43-45页 |
第五章 我国商业标识共有的法律完善 | 第45-51页 |
第一节 确立共有人权利与义务的对等关系 | 第45-46页 |
第二节 建立共有人审查制度 | 第46-47页 |
第三节 完善商业标识共有条件的认定标准 | 第47-51页 |
一、共有的状态不会导致较大程度上的混淆 | 第47-48页 |
二、共有的权利人是主观善意的 | 第48-49页 |
三、尊重商业标识的使用时间与已有的市场格局 | 第49-50页 |
四、不得形成联合限制竞争行为 | 第50-51页 |
结论 | 第51-52页 |
参考文献 | 第52-55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第55-56页 |
致谢 | 第56-57页 |
附件 | 第5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