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0-18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10页 |
1.2 研究意义 | 第10-11页 |
1.2.1 理论意义 | 第10-11页 |
1.2.2 实际意义 | 第11页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1-15页 |
1.3.1 国外既有居住建筑节能改造现状 | 第12-14页 |
1.3.2 国内既有居住建筑节能改造现状 | 第14-15页 |
1.4 研究方法 | 第15-16页 |
1.5 研究创新点 | 第16页 |
1.6 研究内容及框架 | 第16-18页 |
1.6.1 研究内容 | 第16-17页 |
1.6.2 研究框架 | 第17-18页 |
第2章 BIM应用分析 | 第18-23页 |
2.1 BIM的介绍 | 第18-20页 |
2.1.1 BIM的概念 | 第18-19页 |
2.1.2 BIM的标准 | 第19页 |
2.1.3 BIM的应用 | 第19-20页 |
2.2 BIM应用创新 | 第20-21页 |
2.2.1 BIM与建筑节能 | 第20-21页 |
2.2.2 BIM与老旧小区节能改造 | 第21页 |
2.3 BIM相关软件应用思路 | 第21-22页 |
2.3.1 Dest软件 | 第21页 |
2.3.2 建筑LCA工具 | 第21页 |
2.3.3 建筑LCC工具 | 第21-22页 |
2.3.4 BIM、Dest、Tally、PHPP结合应用思路 | 第22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22-23页 |
第3章 南京市老旧住宅节能改造技术研究 | 第23-45页 |
3.1 南京市的自然环境特点 | 第23-27页 |
3.1.1 地形地貌特征 | 第23-24页 |
3.1.2 气候特征 | 第24页 |
3.1.3 冬夏气候数据 | 第24-27页 |
3.2 南京市老旧住宅的界定与能耗结构 | 第27-28页 |
3.2.1 老旧住宅的界定 | 第27-28页 |
3.2.2 老旧住宅的能耗结构 | 第28页 |
3.3 老旧住宅节能改造影响因素理论研究 | 第28-41页 |
3.3.1 建筑外围护结构 | 第28-37页 |
3.3.2 建筑窗墙比 | 第37-39页 |
3.3.3 建筑朝向 | 第39-40页 |
3.3.4 采光遮阳 | 第40页 |
3.3.5 通风系统 | 第40-41页 |
3.4 其他节能改造措施 | 第41-43页 |
3.4.1 节能设备改造更新 | 第41-42页 |
3.4.2 可再生能源的利用 | 第42-43页 |
3.4.3 行为引导 | 第43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43-45页 |
第4章 BIM技术在南京市老旧住宅节能改造中的应用 | 第45-64页 |
4.1 案例选取及绍 | 第45-46页 |
4.2 能耗现状调查分析 | 第46-52页 |
4.2.1 建筑物理环境实测 | 第46-50页 |
4.2.2 住宅能耗满意度主观问卷调查表 | 第50-51页 |
4.2.3 结果分析 | 第51-52页 |
4.3 老旧住宅节能改造策略 | 第52-60页 |
4.3.1 老旧住宅现状能耗模拟 | 第52-54页 |
4.3.2 外围护结构节能改造 | 第54-56页 |
4.3.3 窗墙比优化设计 | 第56-57页 |
4.3.4 朝向优化设计 | 第57-58页 |
4.3.5 采光遮阳设计 | 第58-59页 |
4.3.6 室内通风优化 | 第59页 |
4.3.7 改造策略论证 | 第59-60页 |
4.4 老旧住宅改造评估 | 第60-62页 |
4.4.1 能耗优化必要性分析 | 第60-61页 |
4.4.2 改造方案评估 | 第61-62页 |
4.4.3 可行性分析 | 第62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62-64页 |
第5章 南京市老旧住宅节能改造设计应用指导 | 第64-67页 |
5.1 设计应用体系及应用指导基本说明 | 第64页 |
5.2 建筑外墙节能改造技术指导 | 第64-65页 |
5.3 建筑透明围护结构节能改造技术指导 | 第65页 |
5.4 建筑遮阳、通风设计策略指导 | 第65-66页 |
5.5 居民行为引导策略设计 | 第66-67页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第67-69页 |
6.1 结论 | 第67-68页 |
6.2 展望 | 第68-69页 |
参考文献 | 第69-72页 |
附录一:住宅能耗满意度主观问卷调查表 | 第72-73页 |
附录二:建筑概况实测表 | 第73-74页 |
附录三:建筑电费调查表 | 第74-75页 |
附录四:调研数据实测表 | 第75-76页 |
攻读硕士期间所发表的学术成果 | 第76-77页 |
致谢 | 第77-7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