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引言 | 第8-9页 |
一、收买被拐卖的妇女、儿童罪的法益界定 | 第9-11页 |
(一) 关于本罪法益界定的学界争论 | 第9-10页 |
(二) 笔者对本罪法益界定的观点 | 第10-11页 |
二、本罪中罪与非罪的界限 | 第11-14页 |
(一) 收买儿童与收养儿童的界限 | 第11-13页 |
(二) 收买妇女与介绍婚姻的界限 | 第13-14页 |
三、本罪的罪数问题 | 第14-18页 |
(一) 刑法241条第3款与第5款的结合处理的罪数分析 | 第14-15页 |
(二) 刑法241条第2款与第5款的结合处理的罪数分析 | 第15-16页 |
(三) 预约收买行为的罪数分析 | 第16-18页 |
四、本罪中介绍行为的定性分析 | 第18-26页 |
(一) “无罪说”、“共犯说”与独立成罪说 | 第18-23页 |
(二) 笔者观点 | 第23-24页 |
(三) 买卖妇女、儿童罪中具体介绍行为的定性分析 | 第24-26页 |
1、只帮助卖方的介绍行为 | 第24-25页 |
2、只帮助买方的介绍行为 | 第25-26页 |
3、帮助买方与卖方的介绍行为 | 第26页 |
五、关于《刑法修正案九》对本罪修改的探讨 | 第26-36页 |
(一) 《刑法修正案九》颁布后的现状 | 第26-30页 |
(二) 学界对《刑法修正案九》对本罪修改的争议 | 第30-31页 |
(三) 笔者对《刑法修正案九》对本罪修改的观点 | 第31-36页 |
1、对于收买与拐卖之间关系的分析 | 第31-32页 |
2、领养程序的繁琐导致收买屡禁不止 | 第32-33页 |
3、“刑法万能论”思想的影响 | 第33页 |
4、法益保护角度 | 第33-35页 |
5、司法权力行使的角度 | 第35-36页 |
结语 | 第36-37页 |
参考文献 | 第37-39页 |
致谢 | 第3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