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法律论文--中国法律论文--刑法论文--分则论文

村基层组织人员涉农职务犯罪实证研究--以F县为样本

摘要第3-4页
Abstract第4-5页
引言第8-10页
第一部分 村基层组织人员涉农职务犯罪的概述第10-18页
    一、村基层组织人员涉农职务犯罪的概念第10-11页
        (一) 职务犯罪的内涵第10-11页
        (二) 村基层组织人员涉农职务犯罪的概念第11页
    二、村基层组织人员涉农职务犯罪的主体之争第11-18页
        (一) 村基层组织人员涉农职务犯罪的主体第11-16页
        (二) 村基层组织人员以外两种特殊主体身份的认定第16-18页
第二部分 F县近五年村基层组织人员涉农职务犯罪的现状第18-27页
    一、F县村基层组织人员涉农职务犯罪现状第18-19页
        (一) F县职务犯罪总体情况第18页
        (二) F县村基层组织人员涉农职务犯罪现状第18-19页
    二、F县村基层组织人员涉农职务犯罪的特点第19-27页
        (一) 涉案主体文化水平普遍偏低且“一把手”居多第19-21页
        (二) 涉案领域广,重点领域突出第21-23页
        (三) 涉案罪名较单一,主要集中于贪污案件第23-24页
        (四) 合伙作案、窝案、串案问题突出第24-25页
        (五) 犯罪手段趋于隐蔽性,虚列支出、虚报项目套取资金成为贪污犯罪新手段第25-27页
第三部分 村基层组织人员涉农职务犯罪的成因剖析第27-38页
    一、村基层组织人员涉农职务犯罪的主观原因第27-29页
        (一) 文化水平层次不高第27-28页
        (二) 法律意识淡薄第28页
        (三) 存在贪婪、侥幸心理第28-29页
        (四) 利益面前,经受不住诱惑第29页
    二、村基层组织人员涉农职务犯罪的客观原因第29-38页
        (一) 制度本身存在弊端第29-32页
        (二) 管理机制不健全第32-34页
        (三) 监督制约机制乏力第34-35页
        (四) 立法不完善第35-38页
第四部分 村基层组织人员涉农职务犯罪的预防对策第38-46页
    一、村基层组织人员涉农职务犯罪主观方面对策第38-39页
        (一) 加强教育培训,提高队伍整体文化水平第38页
        (二) 强化法制观念,守住心理防线第38-39页
        (三) 加强廉政教育和自律意识,克服侥幸贪利心理第39页
        (四) 遏制个人私欲,抵制各种诱惑第39页
    二、村基层组织人员涉农职务犯罪客观方面对策第39-46页
        (一) 建立健全长效机制,以保障公权力的正确行使第39-41页
        (二) 完善管理制度第41-42页
        (三) 构建有效的监督制约机制第42-43页
        (四) 完善立法第43-46页
结语第46-47页
参考文献第47-49页
致谢第49页

论文共4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论国家出资企业中国家工作人员的认定
下一篇:收买被拐卖的妇女、儿童罪若干问题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