轨道交通乘客满意度光环效应研究
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0-15页 |
1.1 研究背景及问题的提出 | 第10-11页 |
1.1.1 研究背景 | 第10页 |
1.1.2 问题的提出 | 第10-11页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11页 |
1.3 研究内容 | 第11-12页 |
1.4 研究思路 | 第12-13页 |
1.4.1 拟采取的研究方法 | 第12-13页 |
1.4.2 拟采取的技术路线 | 第13页 |
1.5 章节安排 | 第13-15页 |
第2章 文献综述 | 第15-28页 |
2.1 顾客满意度 | 第15-21页 |
2.1.1 顾客满意度 | 第15-18页 |
2.1.2 顾客满意测量模型 | 第18-19页 |
2.1.3 顾客满意指数模型 | 第19-21页 |
2.2 光环效应 | 第21-25页 |
2.2.1 光环效应的提出和发展 | 第21-22页 |
2.2.2 光环效应的形成原因 | 第22-23页 |
2.2.3 光环效应的测量方法 | 第23-25页 |
2.2.4 光环效应研究存在的问题 | 第25页 |
2.3 顾客满意度和光环效应 | 第25-27页 |
2.3.1 顾客满意理论和光环效应研究的交融 | 第25-26页 |
2.3.2 光环效应在消费服务领域的相关研究 | 第26-27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27-28页 |
第3章 光环效应实验设计 | 第28-37页 |
3.1 研究假设 | 第28-30页 |
3.1.1 光环效应定义 | 第28页 |
3.1.2 研究假设 | 第28-30页 |
3.2 研究方法 | 第30-32页 |
3.2.1 总体印象光环效应研究方法 | 第30-31页 |
3.2.2 显著维度光环效应研究方法 | 第31-32页 |
3.3 实验设计 | 第32-35页 |
3.3.1 调查问卷的制定 | 第32-33页 |
3.3.2 抽样方法 | 第33-34页 |
3.3.3 调查方案 | 第34-35页 |
3.3.4 问卷处理 | 第35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35-37页 |
第4章 光环效应实证分析 | 第37-56页 |
4.1 数据统计 | 第37-42页 |
4.1.1 调查问卷信度分析 | 第37-38页 |
4.1.2 调查问卷效度分析 | 第38-39页 |
4.1.3 调查问卷初步统计分析 | 第39-42页 |
4.2 总体印象光环效应 | 第42-49页 |
4.2.1 数据处理 | 第42-44页 |
4.2.2 总体印象光环效应验证 | 第44-49页 |
4.3 显著维度光环效应 | 第49-54页 |
4.3.1 结构方程模型 | 第49-52页 |
4.3.2 显著维度光环效应验证 | 第52-54页 |
4.4 总体印象光环效应与显著维度光环效应 | 第54-55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55-56页 |
第5章 光环效应探究性研究 | 第56-66页 |
5.1 研究方法 | 第56-57页 |
5.1.1 光环效应强度定义 | 第56-57页 |
5.1.2 研究方法 | 第57页 |
5.2 贝叶斯数据处理及分析 | 第57-63页 |
5.2.1 贝叶斯网络构建 | 第57-58页 |
5.2.2 改善效果预测 | 第58-60页 |
5.2.3 光环效应强度分析 | 第60-63页 |
5.3 轨道交通服务改善建议 | 第63-65页 |
5.4 本章小结 | 第65-66页 |
第6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 第66-68页 |
6.1 主要研究结论 | 第66页 |
6.2 主要创新点 | 第66-67页 |
6.3 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 第67-68页 |
致谢 | 第68-69页 |
参考文献 | 第69-72页 |
附录 A | 第72-7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