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量子比特簇对角态完全可分离性研究
摘要 | 第2-3页 |
ABSTRACT | 第3-4页 |
第1章 绪论 | 第8-14页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8-9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9-12页 |
1.3 本文主要创新点 | 第12页 |
1.4 本文内容及主要安排 | 第12-14页 |
第2章 量子纠缠的理论基础 | 第14-31页 |
2.1 量子比特 | 第14-15页 |
2.2 多量子比特 | 第15页 |
2.3 量子计算 | 第15-17页 |
2.3.1 单量子比特门 | 第15-16页 |
2.3.2 多量子比特门 | 第16-17页 |
2.4 纯态的纠缠 | 第17-19页 |
2.5 混合态的纠缠 | 第19-22页 |
2.5.1 密度算子 | 第19-20页 |
2.5.2 约化密度算子 | 第20-21页 |
2.5.3 密度算子表示下的纠缠 | 第21-22页 |
2.6 两体纠缠的分离准则 | 第22-25页 |
2.6.1 PPT准则 | 第22-23页 |
2.6.2 CCNR准则 | 第23-24页 |
2.6.3 Range准则 | 第24-25页 |
2.7 多体纠缠 | 第25-26页 |
2.8 多体纠缠态的家族 | 第26-28页 |
2.8.1 GHZ态 | 第26页 |
2.8.2 Dicke态W态 | 第26-27页 |
2.8.3 图态和簇态 | 第27-28页 |
2.9 多体纠缠的分离准则 | 第28-31页 |
2.9.1 排列准则 | 第28-29页 |
2.9.2 二次Bell型不等式 | 第29-30页 |
2.9.3 其他准则 | 第30-31页 |
第3章 纠缠见证者 | 第31-41页 |
3.1 纠缠见证者 | 第31-32页 |
3.2 纠缠见证者的构建 | 第32-33页 |
3.3 纠缠见证者的优化 | 第33-34页 |
3.4 纠缠度量 | 第34-36页 |
3.4.1 纠缠度量的要求 | 第34-35页 |
3.4.2 纠缠度量的凸拓展 | 第35-36页 |
3.5 对于两量子比特的见证者 | 第36-38页 |
3.5.1 两体系统见证者的构建 | 第36-37页 |
3.5.2 见证者的局域分解 | 第37-38页 |
3.6 对于多量子比特系统的见证者 | 第38-39页 |
3.6.1 三量子比特GHZ态 | 第38-39页 |
3.7 见证者与Bell不等式的比较 | 第39-41页 |
3.7.1 有用性 | 第39页 |
3.7.2 潜在的假设 | 第39-41页 |
第4章 两个簇态基下四量子比特簇态的完全可分离性 | 第41-50页 |
4.1 完全可分离的定义 | 第41页 |
4.2 簇态的表达式 | 第41-43页 |
4.3 完全可分离的必要条件 | 第43-44页 |
4.4 完全可分离的充分条件 | 第44-49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49-50页 |
第5章 三个簇态基下四量子比特簇态的完全可分离性 | 第50-55页 |
5.1 簇态的表达式 | 第50页 |
5.2 完全可分离的充分条件 | 第50-53页 |
5.3 完全可分离的必要条件 | 第53-54页 |
5.4 本章小结 | 第54-55页 |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 第55-56页 |
6.1 本文的主要工作 | 第55页 |
6.2 后续工作的展望 | 第55-56页 |
参考文献 | 第56-61页 |
硕士研究生期间的研究成果 | 第61-62页 |
致谢 | 第62-6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