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8-9页 |
英文摘要 | 第9-11页 |
1 引言 | 第11-19页 |
1.1 问题的提出 | 第11页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第11-17页 |
1.2.1 国内研究进展情况 | 第11-12页 |
1.2.2 国内研究相关案例 | 第12-15页 |
1.2.3 国外研究进展情况 | 第15-17页 |
1.3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17页 |
1.4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第17-19页 |
1.4.1 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17页 |
1.4.2 技术路线 | 第17-19页 |
2 基本概念和相关理论基础 | 第19-26页 |
2.1 基本概念 | 第19页 |
2.2 主要理论基础 | 第19-23页 |
2.2.1 景观生态学原理 | 第19-21页 |
2.2.2 景观格局理论 | 第21-22页 |
2.2.3 生态经济学理论 | 第22-23页 |
2.3 其他相关理论内容 | 第23-26页 |
2.3.1 生态系统服务功能 | 第23-24页 |
2.3.2 城市湿地的生态系统服务功能 | 第24-25页 |
2.3.3 阿什河流域景观生态服务功能评价 | 第25-26页 |
3 研究区现状分析 | 第26-31页 |
3.1 研究区区域概况 | 第26-29页 |
3.1.1 地理位置 | 第26页 |
3.1.2 自然条件 | 第26-27页 |
3.1.3 社会经济条件 | 第27页 |
3.1.4 研究区土地利用现状 | 第27-29页 |
3.1.5 历史文化资源 | 第29页 |
3.1.6 自然景观资源 | 第29页 |
3.2 现状分析综合评价 | 第29-31页 |
4 研究的内容 | 第31-38页 |
4.1 指导思想 | 第31页 |
4.2 研究的范围 | 第31-32页 |
4.3 基本原则 | 第32页 |
4.3.1 融入区域原则 | 第32页 |
4.3.2 整体保护原则 | 第32页 |
4.3.3 合理利用原则 | 第32页 |
4.3.4 人水和谐发展原则 | 第32页 |
4.4 主要依据 | 第32-36页 |
4.5 研究策略 | 第36-38页 |
4.5.1 区位条件与发展模式 | 第36页 |
4.5.2 生态景观规划模式 | 第36-38页 |
5 阿什河流域生态景观总体规划 | 第38-46页 |
5.1 阿什河流域生态景观总体规划功能布局 | 第38-42页 |
5.1.1 下游段(哈尔滨市城区段)(城市产业区段) | 第39-40页 |
5.1.2 中游段(阿城区至哈尔滨市区) | 第40-41页 |
5.1.3 上游段(阿城区上游至西泉眼水库) | 第41-42页 |
5.2 阿什河流域防护林系统规划 | 第42-44页 |
5.2.1 规划目标 | 第42-43页 |
5.2.2 区域规划 | 第43页 |
5.2.3 效益分析 | 第43-44页 |
5.3 阿什河流域旅游游憩规划 | 第44-46页 |
5.3.1 发展目标定位 | 第44-46页 |
6 研究区生态景观详细规划 | 第46-55页 |
6.1 目标定位 | 第46-47页 |
6.2 河口湿地生态景观区规划 | 第47-51页 |
6.2.1 湿地保护区 | 第47-48页 |
6.2.2 湿地游览区 | 第48-49页 |
6.2.3 湿地净化区 | 第49-51页 |
6.3 河口湿地生态景观区容量预测 | 第51-53页 |
6.3.1 环境容量预测 | 第51页 |
6.3.2 游客容量预测 | 第51-53页 |
6.4 产业文化生态景观区规划 | 第53-55页 |
7 结论 | 第55-57页 |
致谢 | 第57-58页 |
参考文献 | 第58-60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6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