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无线电电子学、电信技术论文--无线电设备、电信设备论文--终端设备论文--显示设备、显示器论文

二氧化硅基玻璃的Sol-Gel法制备研究

中文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6页
第1章 绪论第9-25页
    1.1 引言第9页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9-12页
    1.3 溶胶凝胶法概述第12-18页
        1.3.1 溶胶凝胶法(Sol-Gel)发展历程第12-13页
        1.3.2 溶胶-凝胶法机理第13-14页
        1.3.3 溶胶凝胶法特点第14页
        1.3.4 溶胶凝胶法制备块状不开裂玻璃第14-18页
    1.4 C纳米管简介第18-21页
        1.4.1 C纳米管简介第18-19页
        1.4.2 碳纳米管的性质第19-21页
        1.4.3 碳纳米管的增强机理第21页
        1.4.4 碳纳米管掺杂SiO_2玻璃的制备关键第21页
    1.5 纳米SiO_2第21-24页
        1.5.1 纳米SiO_2简介第21-22页
        1.5.2 纳米SiO_2复合材料分类第22-23页
        1.5.3 纳米SiO_2的增强机理第23页
        1.5.4 纳米SiO_2掺杂SiO_2玻璃的关键第23-24页
    1.6 论文的研究意义第24页
    1.7 论文的研究内容第24-25页
第2章 实验与测试第25-30页
    2.1 实验试剂及仪器第25页
        2.1.1 化学药品与试剂第25页
        2.1.2 实验仪器设备第25页
    2.2 样品性能测试与表征第25-30页
        2.2.1 X射线粉末衍射(XRD)分析第25-26页
        2.2.2 失重-差示扫描量热分析(TG-DSC)第26页
        2.2.3 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分析(FI-IR)第26页
        2.2.4 拉曼光谱分析第26-27页
        2.2.5 紫外-可见光透过光谱分析第27页
        2.2.6 密度测试第27-28页
        2.2.7 显微硬度测试第28页
        2.2.8 场发射扫描电镜(FESEM)第28-30页
第3章 二氧化硅玻璃的制备工艺探讨第30-40页
    3.1 实验部分第30-34页
        3.1.1 实验步骤第30-33页
        3.1.2 实验工艺流程图第33-34页
    3.2 实验结果与分析第34-38页
        3.2.1 样品的外观第34页
        3.2.2 X射线粉末衍射分析(XRD)第34-35页
        3.2.3 热重-差示扫描量热(TG-DSC)分析第35-36页
        3.2.4 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分析(FT-IR)第36-37页
        3.2.5 热处理后玻璃的透过率分析第37-38页
    3.3 本章小结第38-40页
第4章 CNTs掺杂玻璃的制备及性能表征第40-51页
    4.1 引言第40页
    4.2 实验部分第40-42页
    4.3 结果与讨论第42-49页
        4.3.1 X射线粉末衍射分析第42页
        4.3.2 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分析第42-44页
        4.3.3 拉曼光谱第44-46页
        4.3.4 场发射扫描电镜图第46页
        4.3.5 密度测试第46-48页
        4.3.6 显微硬度测试第48-49页
    4.4 本章小结第49-51页
第5章 纳米SiO_2掺杂玻璃的制备以及性能表征第51-60页
    5.1 引言第51页
    5.2 实验部分第51-53页
    5.3 结果与讨论第53-58页
        5.3.1 X射线粉末衍射分析第53-54页
        5.3.2 傅里叶红外光谱图第54-55页
        5.3.3 密度测试第55-57页
        5.3.4 显微硬度测试第57-58页
    5.4 本章小结第58-60页
第6章 总结与展望第60-62页
    6.1 总结第60-61页
    6.2 展望第61-62页
致谢第62-63页
参考文献第63-67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第67页

论文共6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我国混合所有制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研究
下一篇:巧克力3D打印机的关键技术研究与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