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轮辐铝合金轮毂低压铸造有限元模拟及性能测试
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0-17页 |
1.1 引言 | 第10页 |
1.2 铝合金轮毂国内外发展现状 | 第10-12页 |
1.3 铝合金轮毂成型工艺 | 第12-14页 |
1.3.1 压铸成型工艺 | 第12-13页 |
1.3.2 锻造成形工艺 | 第13-14页 |
1.3.3 旋压成形工艺 | 第14页 |
1.4 压铸成型轮毂的特点 | 第14-15页 |
1.5 选题意义及课题主要研究内容 | 第15-17页 |
1.5.1 选题意义 | 第15-16页 |
1.5.2 主要研究内容 | 第16-17页 |
第2章 多轮辐铝合金轮毂造型设计 | 第17-21页 |
2.1 引言 | 第17页 |
2.2 轮合金轮毂设计原则 | 第17-20页 |
2.2.1 轮毂的相关装配 | 第17-18页 |
2.2.2 轮辋的设计 | 第18页 |
2.2.3 中间毂部分的设计 | 第18页 |
2.2.4 轮辐的结构设计 | 第18-19页 |
2.2.5 多轮辐铝合金轮毂中心孔结构的设计 | 第19页 |
2.2.6 多轮辐铝合金轮毂结构设计 | 第19-20页 |
2.3 本章小结 | 第20-21页 |
第3章 铝合金轮毂模具设计 | 第21-27页 |
3.1 引言 | 第21页 |
3.2 轮毂压铸模具的分析 | 第21-22页 |
3.2.1 轮毂制件的分析 | 第21页 |
3.2.2 SA-M2A123-A的性能参数 | 第21页 |
3.2.3 选定设计方案 | 第21-22页 |
3.3 选定压铸机 | 第22页 |
3.3.1 根据锁模力选择压铸机 | 第22页 |
3.3.2 所选压铸机的参数 | 第22页 |
3.4 浇注系统和溢流、排气系统的设计 | 第22-23页 |
3.4.1 内浇口截面积的计算 | 第22-23页 |
3.4.2 溢流系统的设计 | 第23页 |
3.5 分型面的设计 | 第23-24页 |
3.6 模架的确定 | 第24-25页 |
3.6.1 各模板的尺寸确定 | 第24页 |
3.6.2 模架尺寸的校核 | 第24页 |
3.6.3 型芯尺寸的计算 | 第24-25页 |
3.7 铝合金轮毂模具二维三维设计图 | 第25页 |
3.8 本章小结 | 第25-27页 |
第4章 多轮辐铝合金轮毂的成型仿真与性能仿真 | 第27-41页 |
4.1 引言 | 第27页 |
4.2 轮毂可靠性有限元数值模拟 | 第27-29页 |
4.2.1 多轮辐铝合金轮毂几何模型的简化 | 第27-28页 |
4.2.2 轮毂网格划分 | 第28页 |
4.2.3 SA-M2A123-A的材料特性 | 第28页 |
4.2.4 定义接触 | 第28页 |
4.2.5 边界条件 | 第28-29页 |
4.3 轮毂性能仿真 | 第29-33页 |
4.4 轮毂充型过程仿真 | 第33-40页 |
4.4.1 有限元模型模型建立 | 第33-34页 |
4.4.2 材料性能参数 | 第34页 |
4.4.3 残余熔体 | 第34-37页 |
4.4.4 卷气 | 第37-38页 |
4.4.5 凝固时间 | 第38-40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40-41页 |
第5章 轮毂性能测试 | 第41-54页 |
5.1 引言 | 第41页 |
5.2 ESA-M2A123-A材料力学性能测试 | 第41-42页 |
5.3 可靠性检测 | 第42-48页 |
5.3.1 动态转弯疲劳实验 | 第42-45页 |
5.3.2 动态径向疲劳 | 第45-48页 |
5.3.3 轮毂13°冲击试验 | 第48页 |
5.4 油漆实验 | 第48-53页 |
5.4.1 油漆膜厚度测试实验 | 第48-50页 |
5.4.2 耐汽油性 | 第50-51页 |
5.4.3 耐碎石冲击 | 第51-52页 |
5.4.4 油漆抗水性试验 | 第52-53页 |
5.5 本章小结 | 第53-54页 |
结论 | 第54-55页 |
参考文献 | 第55-58页 |
致谢 | 第5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