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3-5页 |
Abstract | 第5-7页 |
第一章 前言 | 第11-21页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11-13页 |
1.1.1 研究背景 | 第11页 |
1.1.2 立项依据 | 第11-13页 |
1.2 抗菌肽的概述 | 第13-19页 |
1.2.1 抗菌肽的分类 | 第13-16页 |
1.2.2 抗菌肽对微生物及肿瘤细胞的作用 | 第16-18页 |
1.2.3 抗菌肽的重组表达 | 第18-19页 |
1.2.4 抗菌肽的临床应用现状 | 第19页 |
1.3 蛙皮肤分泌的抗菌肽 | 第19-21页 |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 第21-39页 |
2.1 实验材料 | 第21-27页 |
2.1.1 实验所用菌株及载体信息 | 第21-22页 |
2.1.2 实验所用仪器 | 第22页 |
2.1.3 实验所用试剂 | 第22-23页 |
2.1.4 实验所用试剂盒 | 第23页 |
2.1.5 实验所用试剂配制方法 | 第23-27页 |
2.2 实验方法 | 第27-39页 |
2.2.1 构建原核融合表达体系的实验设计 | 第27页 |
2.2.2 目的基因片段的合成 | 第27-29页 |
2.2.3 表达载体的构建 | 第29-30页 |
2.2.4 转化 | 第30-31页 |
2.2.5 平板筛选 | 第31页 |
2.2.6 鉴定 | 第31-32页 |
2.2.7 表达体系构建 | 第32-35页 |
2.2.8 融合蛋白分离纯化 | 第35-36页 |
2.2.9 Dermaseptin B2及Dermaseptin B2m分离纯化 | 第36-38页 |
2.2.10 抗菌活性研究 | 第38-39页 |
第三章 结果 | 第39-54页 |
3.1 表达体系实验设计结果 | 第39-40页 |
3.1.1 目标肽的改造 | 第39页 |
3.1.2 表达体系构建方案 | 第39-40页 |
3.2 目的基因的合成与鉴定 | 第40-41页 |
3.3 表达载体构建结果 | 第41-45页 |
3.3.1 目的基因、表达载体双酶切及连接结果 | 第41-42页 |
3.3.2 阳性重组菌的转化与筛选 | 第42页 |
3.3.3 阳性重组菌鉴定结果 | 第42-45页 |
3.4 表达体系构建结果 | 第45-50页 |
3.4.1 融合蛋白的诱导表达及可溶性鉴定结果 | 第45-46页 |
3.4.2 IPTG诱导条件优化结果 | 第46-50页 |
3.5 融合蛋白的分离纯化结果 | 第50页 |
3.6 抗菌肽的分离纯化结果 | 第50-52页 |
3.6.1 目标肽的获得结果 | 第50-51页 |
3.6.2 肠激酶切割条件优化结果 | 第51-52页 |
3.6.3 抗菌肽的分离纯化结果 | 第52页 |
3.7 抗菌活性检测结果 | 第52-54页 |
第四章 结论 | 第54-55页 |
第五章 讨论 | 第55-58页 |
5.1 抗菌肽的优化设计 | 第55-56页 |
5.2 表达体系的选择 | 第56页 |
5.3 表达条件的优化 | 第56-57页 |
5.4 抗菌活性 | 第57-58页 |
缩略词表 | 第58-59页 |
参考文献 | 第59-68页 |
在学期间研究成果 | 第68-69页 |
致谢 | 第6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