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8-18页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8-9页 |
1.2 国内外文献综述 | 第9-15页 |
1.3 研究内容与框架 | 第15-16页 |
1.4 研究方法及创新之处 | 第16-18页 |
第二章 相关基础理论 | 第18-26页 |
2.1 自主创新理论 | 第18-21页 |
2.1.1 自主创新理论的主要内容 | 第18-20页 |
2.1.2 对福建创新型企业发展的启示 | 第20-21页 |
2.2 企业竞争优势理论 | 第21-23页 |
2.2.1 企业竞争优势理论的主要内容 | 第21-22页 |
2.2.2 对福建创新型企业发展的启示 | 第22-23页 |
2.3 绩效管理理论 | 第23-26页 |
2.3.1 绩效管理理论的主要内容 | 第23-25页 |
2.3.2 对福建创新型企业发展的启示 | 第25-26页 |
第三章 国内外创新型企业的发展态势 | 第26-36页 |
3.1 典型国家创新型企业的发展现状 | 第26-29页 |
3.1.1 美国 | 第26-28页 |
3.1.2 英国 | 第28-29页 |
3.2 我国创新型企业的发展状况 | 第29-33页 |
3.2.1 国家总体层面 | 第29-30页 |
3.2.2 典型省(市) | 第30-33页 |
3.3 对福建创新型企业发展的启示 | 第33-36页 |
第四章 福建创新型企业的自主创新影响因素研究 | 第36-46页 |
4.1 福建创新型企业的自主创新发展现状 | 第36-38页 |
4.2 福建创新型企业的自主创新影响因素的理论推理分析 | 第38-40页 |
4.3 主要自主创新影响因素的确定 | 第40-46页 |
4.3.1 自主创新影响因素的主成分分析 | 第40-43页 |
4.3.2 主要自主创新影响因素的提取 | 第43-46页 |
第五章 福建创新型企业的自主创新绩效研究 | 第46-63页 |
5.1 福建创新型企业的自主创新绩效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 第46-47页 |
5.2 评价方法的选择 | 第47-51页 |
5.2.1 常见评价方法述评 | 第47-49页 |
5.2.2 基于对数型柯布道格拉斯的SFA方法简介 | 第49-51页 |
5.3 基于SFA模型的福建创新型企业自主创新绩效测度 | 第51-61页 |
5.3.1 研究模型与变量设定 | 第51页 |
5.3.2 数据来源与处理 | 第51-53页 |
5.3.3 基于福建九个设区市的创新型企业自主创新绩效测度 | 第53-61页 |
5.4 测度结果 | 第61-63页 |
第六章 测度结果分析及对策研究 | 第63-73页 |
6.1 福建创新型企业自主创新绩效测度结果的原因分析 | 第63-69页 |
6.1.1 发明专利方面 | 第63-64页 |
6.1.2 商标方面 | 第64-66页 |
6.1.3 标准方面 | 第66-67页 |
6.1.4 新产品方面 | 第67-69页 |
6.2 提高福建创新型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对策建议 | 第69-73页 |
6.2.1 加深银企合作,拓宽融资渠道 | 第69-70页 |
6.2.2 创新人才激励,丰富人才产出 | 第70-71页 |
6.2.3 完善知识产权管理,支持产权创造 | 第71-72页 |
6.2.4 打造企业创新文化品牌,塑造特殊创新创业人才 | 第72-73页 |
总结与展望 | 第73-75页 |
参考文献 | 第75-80页 |
致谢 | 第80-81页 |
附录 | 第81-83页 |
个人简历 | 第8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