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0-18页 |
1.1 研究的背景与意义 | 第10-11页 |
1.1.1 研究背景 | 第10页 |
1.1.2 研究意义 | 第10-11页 |
1.2 国内外文献综述 | 第11-16页 |
1.2.1 国外相关研究述评 | 第11-12页 |
1.2.2 国内相关研究述评 | 第12-16页 |
1.3 研究目的及研究方法 | 第16-17页 |
1.3.1 研究目的 | 第16页 |
1.3.2 研究方法 | 第16-17页 |
1.4 创新点及拟解决的问题 | 第17-18页 |
1.4.1 研究创新点 | 第17页 |
1.4.2 拟解决的问题 | 第17-18页 |
第2章 O2O商业模式分析 | 第18-29页 |
2.1 O2O模式概述 | 第18-20页 |
2.1.1 O2O模式的概念 | 第18-19页 |
2.1.2 O2O模式特点 | 第19-20页 |
2.2 O2O模式发展历程 | 第20-22页 |
2.3 O2O模式在各行业的应用 | 第22-23页 |
2.3.1 团购网站 | 第22页 |
2.3.2 打车软件 | 第22-23页 |
2.4 O2O模式在银行业的应用 | 第23-29页 |
2.4.1 银行发展O2O模式的必要性 | 第23-24页 |
2.4.2 O2O模式在银行应用的主要模式和特点 | 第24-25页 |
2.4.3 O2O模式在我国银行应用的发展现状 | 第25-27页 |
2.4.4 O2O模式在银行应用的发展趋向 | 第27-29页 |
第3章 工商银行山东省分行O2O运营模式分析 | 第29-37页 |
3.1 基本情况 | 第29-31页 |
3.1.1 工商银行总体情况 | 第29页 |
3.1.2 工商银行电子银行整体发展情况 | 第29-30页 |
3.1.3 山东省分行电子银行业务发展情况 | 第30-31页 |
3.2 电子商务及互联网金融应用 | 第31-37页 |
3.2.1 工商银行互联网金融战略 | 第31页 |
3.2.2 山东省分行应用O2O模式实践 | 第31-37页 |
第4章 工商银行内外部环境分析 | 第37-44页 |
4.1 外部环境分析 | 第37-39页 |
4.1.1 国际同业竞争环境 | 第37页 |
4.1.2 国内同业竞争环境 | 第37-38页 |
4.1.3 互联网+新形势下竞争环境 | 第38-39页 |
4.2 SWOT分析 | 第39-42页 |
4.2.1 优势分析 | 第39-40页 |
4.2.2 劣势分析 | 第40页 |
4.2.3 机会分析 | 第40-41页 |
4.2.4 威胁分析 | 第41-42页 |
4.3 同业产品分析 | 第42-44页 |
第5章 工商银行互联网+新形势下应用O2O政策建议 | 第44-58页 |
5.1 完善三大平台 | 第44-47页 |
5.1.1 融e行—打造金融服务窗口 | 第44-45页 |
5.1.2 融e购—支付、融资、交易三流合一 | 第45-46页 |
5.1.3 融e联—场景创新 | 第46-47页 |
5.2 推进线上商户营销推广 | 第47-50页 |
5.2.1 线上商户营销推广的重要意义 | 第47-48页 |
5.2.2 线上商户营销推广模式 | 第48-49页 |
5.2.3 线上商户营销推广方法 | 第49-50页 |
5.3 推广营业网点个人客户预约服务 | 第50-52页 |
5.3.1 预约服务的重要意义 | 第50页 |
5.3.2 预约服务的服务内容 | 第50页 |
5.3.3 预约服务的操作方法 | 第50-51页 |
5.3.4 预约服务的功能优化 | 第51-52页 |
5.4 网点线上线下一体化转型,构建金融生态圈 | 第52-58页 |
5.4.1 网点线上线下一体化转型势在必行 | 第52-53页 |
5.4.2 网点O2O转型原则 | 第53-54页 |
5.4.3 网点O2O转型的架构及措施 | 第54-58页 |
结论与展望 | 第58-60页 |
参考文献 | 第60-62页 |
致谢 | 第6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