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技术论文--计算技术、计算机技术论文--一般性问题论文--安全保密论文

基于Fuzzing存储型XSS漏洞检测技术研究

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7页
第1章 绪论第10-18页
    1.1 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第10-11页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1-16页
        1.2.1 漏洞挖掘技术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1-14页
        1.2.2 XSS防御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4-15页
        1.2.3 遗传算法研究现状第15-16页
    1.3 论文的主要工作第16页
    1.4 论文结构第16-18页
第二章 XSS漏洞及挖掘技术第18-28页
    2.1 XSS漏洞及防御第18-23页
        2.1.1 XSS漏洞类型第18-21页
        2.1.2 XSS防御第21-23页
    2.2 漏洞挖掘技术第23-26页
        2.2.1 黑盒测试第24-25页
        2.2.2 白盒测试第25页
        2.2.3 灰盒测试第25-26页
    2.3 Fuzzing技术第26-27页
        2.3.1 Fuzzing的定义第26页
        2.3.2 Fuzzing的基本步骤第26-27页
        2.3.3 Fuzzing的方法第27页
    2.4 本章小结第27-28页
第三章 XSS攻击特征模型第28-38页
    3.1 XSS测试集第28-30页
    3.2 储存型XSS测试集预生成第30-33页
    3.3 XSS攻击的过滤和变异第33-35页
    3.4 XSS攻击特征第35-37页
    3.5 本章小结第37-38页
第四章 遗传算法优化生成XSS攻击样本第38-49页
    4.1 遗传算法概述第38-40页
    4.2 编码第40-41页
    4.3 适应度函数第41-42页
    4.4 遗传操作第42-44页
        4.4.1 选择第42-43页
        4.4.2 交叉第43页
        4.4.3 变异第43-44页
    4.5 实验及结果分析第44-48页
        4.5.1 实验环境第44页
        4.5.2 实验参数第44页
        4.5.3 实验结果第44-47页
        4.5.4 结果分析第47-48页
    4.6 本章小结第48-49页
第五章 基于Fuzzing存储型XSS漏洞检测第49-58页
    5.1 方法设计第49页
    5.2 方法实现第49-54页
        5.2.1 爬虫爬取注入点第50-52页
        5.2.2 模拟攻击第52-53页
        5.2.3 漏洞分析第53-54页
    5.3 实验与分析第54-57页
        5.3.1 评价指标第54页
        5.3.2 实验数据第54-55页
        5.3.3 实验环境第55页
        5.3.4 实验结果第55-56页
        5.3.5 实验分析第56-57页
    5.4 本章小结第57-58页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第58-60页
    6.1 总结第58页
    6.2 展望第58-60页
致谢第60-61页
参考文献第61-64页
附录A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参与的课题第64页

论文共6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我国C2C模式电子商务税收问题研究
下一篇:O2O商业模式应用于商业银行研究--以中国工商银行山东省分行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