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谢 | 第4-5页 |
摘要 | 第5-7页 |
Abstract | 第7-8页 |
1 引言 | 第12-19页 |
1.1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第12-13页 |
1.2 植物病虫害遥感监测研究 | 第13-15页 |
1.2.1 植物病虫害胁迫下光谱响应特征位置 | 第13-14页 |
1.2.2 基于植被指数的植物病虫害遥感监测 | 第14-15页 |
1.3 植物养分遥感监测研究 | 第15-16页 |
1.3.1 植物氮含量遥感监测 | 第15-16页 |
1.3.2 植物叶绿素含量遥感监测 | 第16页 |
1.4 植物病虫害特点和研究概况 | 第16-17页 |
1.4.1 小麦条锈病 | 第17页 |
1.4.2 桃蚜 | 第17页 |
1.5 论文结构安排及技术路线 | 第17-19页 |
2 材料与方法 | 第19-31页 |
2.1 实验方案 | 第19-22页 |
2.1.1 冬小麦病害、养分胁迫地面冠层光谱试验 | 第19-21页 |
2.1.2 桃树养分、病害胁迫遥感监测试验 | 第21-22页 |
2.2 数据获取及测试 | 第22-27页 |
2.2.1 冠层光谱测定 | 第22页 |
2.2.2 植物生理生化参数测量 | 第22-24页 |
2.2.3 植物病情程度调查 | 第24页 |
2.2.4 冠层成像高光谱及成像热红外数据获取 | 第24-25页 |
2.2.5 无人机多光谱图像信息采集 | 第25-27页 |
2.3 数据分析方法 | 第27-29页 |
2.3.1 光谱特征提取 | 第27-29页 |
2.3.2 无人机多光谱影像预处理 | 第29页 |
2.4 模型构建与验证 | 第29-31页 |
2.4.1 特征优选 | 第29-30页 |
2.4.2 模型构建及验证 | 第30-31页 |
3 基于地面高光谱数据的植物养分及病虫害监测方法研究 | 第31-45页 |
3.1 引言 | 第31页 |
3.2 光谱植被指数 | 第31-33页 |
3.3 基于高光谱技术的植物养分胁迫研究 | 第33-39页 |
3.3.1 光谱植被指数优选 | 第33-34页 |
3.3.2 优选光谱特征与植物生理生化参数相关性分析 | 第34-36页 |
3.3.3 不同光谱特征组合估算植物生理生化参数模型比较 | 第36-39页 |
3.4 结合冠层光谱和叶片生理观测的植物病害监测研究 | 第39-45页 |
3.4.1 生理参数对植物病情的响应分析 | 第39页 |
3.4.2 植被指数优选及光谱对植物病情的响应分析 | 第39-41页 |
3.4.3 不同参数组合估算植物病情严重度模型比较 | 第41-45页 |
4 基于高架车平台的植物养分及病虫害胁迫研究 | 第45-53页 |
4.1 引言 | 第45页 |
4.2 桃树热红外图像温度特征提取 | 第45-50页 |
4.2.1 桃树冠层叶片温度分布特征 | 第46-48页 |
4.2.2 病害对桃树冠层叶片温度的影响 | 第48-49页 |
4.2.3 养分胁迫下桃树冠层叶片温度的影响 | 第49-50页 |
4.3 桃树冠层高光谱图像光谱特征提取 | 第50-53页 |
4.3.1 养分胁迫下桃树冠层光谱响应特点 | 第50-51页 |
4.3.2 病害对桃树冠层光谱响应特点 | 第51-53页 |
5 基于无人机多光谱遥感影像的植物营养及病虫害诊断方法研究 | 第53-66页 |
5.1 引言 | 第53-54页 |
5.2 基于无人机遥感影像的光谱特征提取 | 第54页 |
5.3 基于无人机遥感影像的纹理特征提取 | 第54-56页 |
5.4 综合光谱特征和纹理特征的植物营养诊断方法研究 | 第56-63页 |
5.4.1 光谱对生理参数响应分析 | 第58页 |
5.4.2 纹理特征对生理参数响应分析 | 第58-60页 |
5.4.3 不同尺度下参数组合估算生理生化参数模型比较 | 第60-63页 |
5.5 综合光谱特征和纹理特征的植物病虫害监测方法研究 | 第63-66页 |
5.5.1 光谱对病情响应分析 | 第63页 |
5.5.2 纹理特征对病情等级的响应分析 | 第63-64页 |
5.5.3 不同尺度下参数组合估算植物病情等级模型比较 | 第64-66页 |
6 结论与展望 | 第66-69页 |
6.1 结论 | 第66页 |
6.2 研究特色与创新点 | 第66-67页 |
6.3 展望 | 第67-69页 |
参考文献 | 第69-75页 |
作者简历 | 第75-77页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第7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