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致谢 | 第6-7页 |
| 摘要 | 第7-8页 |
| Abstract | 第8页 |
| 专业术语注释表 | 第9-12页 |
| 1 绪论 | 第12-19页 |
| 1.1 研究背景 | 第12-13页 |
| 1.2 可见光通信技术发展现状 | 第13-16页 |
| 1.3 本论文的安排 | 第16-19页 |
| 2 可见光通信系统组成 | 第19-31页 |
| 2.1 硬件部分 | 第19-24页 |
| 2.2 软件部分 | 第24-29页 |
| 2.3 本章总结 | 第29-31页 |
| 3 可见光通信中系统非线性效应及其影响 | 第31-40页 |
| 3.1 VLC非线性建模 | 第31-36页 |
| 3.2 VLC中非线性均衡 | 第36页 |
| 3.3 非线性对于不同调制格式信号传输的影响 | 第36-39页 |
| 3.4 本章总结 | 第39-40页 |
| 4 基于LED的VLC系统中的低复杂度频域非线性算法 | 第40-55页 |
| 4.1 引言 | 第40-41页 |
| 4.2 频域非线性补偿FD-NC的原理 | 第41-44页 |
| 4.3 实验装置 | 第44-45页 |
| 4.4 实验结果和讨论 | 第45-51页 |
| 4.5 复杂度分析 | 第51-53页 |
| 4.6 本章总结 | 第53-55页 |
| 5 基于稀疏矩阵的低复杂度非线性Volterra时域均衡算法 | 第55-60页 |
| 5.1 引言 | 第55页 |
| 5.2 原理 | 第55-56页 |
| 5.3 实验框图 | 第56-57页 |
| 5.4 结果分析 | 第57-59页 |
| 5.5 本章总结 | 第59-60页 |
| 6 基于蓝光LD的水下可见光通信系统非线性效应抑制研究 | 第60-68页 |
| 6.1 介绍 | 第60-61页 |
| 6.2 原理 | 第61-63页 |
| 6.3 实验装置 | 第63-66页 |
| 6.4 本章总结 | 第66-68页 |
| 7 结论 | 第68-70页 |
| 7.1 工作内容总结 | 第68-69页 |
| 7.2 后续工作展望 | 第69-70页 |
| 参考文献 | 第70-76页 |
| 作者简历 | 第7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