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2-13页 |
ABSTRACT | 第13-15页 |
引言 | 第16-26页 |
0.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第16-17页 |
0.1.1 研究背景 | 第16页 |
0.1.2 研究意义 | 第16-17页 |
0.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第17-20页 |
0.2.1 国外研究综述 | 第17-19页 |
0.2.2 国内研究综述 | 第19-20页 |
0.3 研究内容和方法 | 第20-21页 |
0.3.1 研究内容 | 第20-21页 |
0.3.2 研究方法 | 第21页 |
0.4 研究不足与创新之处 | 第21页 |
0.5 相关理论研究 | 第21-26页 |
0.5.1 财政收入相关概述 | 第21-24页 |
0.5.2 财权与事权匹配理论 | 第24-26页 |
第一章 国内生产总值(GDP)和山西省财政收入的相关性分析 | 第26-32页 |
1.1 相关概念概述 | 第26页 |
1.1.1 国内生产总值 | 第26页 |
1.1.2 财政收入结构分析 | 第26页 |
1.1.3 相关性分析 | 第26页 |
1.2 财政收入和GDP情况 | 第26-27页 |
1.2.1 财政收入占GDP的比重 | 第26-27页 |
1.2.2 财政收入和GDP的增长关系 | 第27页 |
1.3 财政收入和GDP相关分析 | 第27-30页 |
1.3.1 定性分析财政收入与GDP关系 | 第27-30页 |
1.4 本章小结 | 第30-32页 |
第二章 产业结构对财政收入的影响分析 | 第32-37页 |
2.1 山西省财政收入与产业结构情况 | 第32-35页 |
2.1.1 财政收入与产业结构的数据统计 | 第32页 |
2.1.2 财政收入与第一、二、三产业的描述统计 | 第32-35页 |
2.2 财政收入与产业结构的分析结果评述 | 第35-37页 |
2.2.1 财政收入与第三产业同向变动 | 第35页 |
2.2.2 地方财政收入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偏低 | 第35页 |
2.2.3 第二、三产业对财政收入影响较大 | 第35-37页 |
第三章 山西省财政收入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 第37-41页 |
3.1 区域发展不平衡,财政收入门类繁多 | 第37页 |
3.1.1 区域发展不均衡,资源配置不合理 | 第37页 |
3.1.2 财政收入门类繁多 | 第37页 |
3.2 税收制度不健全,税收结构不合理 | 第37-38页 |
3.2.1 地方税收体系不健全 | 第37-38页 |
3.2.2 税权划分不明确 | 第38页 |
3.3 非税收入占地方财政收入比重过高 | 第38页 |
3.3.1 政府事权扩张导致非税收入提高 | 第38页 |
3.3.2 非税收入与税收收入界限模糊 | 第38页 |
3.3.3 政府财政入不敷出 | 第38页 |
3.4 产业结构不合理 | 第38-41页 |
3.4.1 三大产业发展不平衡,产业结构层次较低 | 第38-39页 |
3.4.2 产业结构单一,多元经济发展乏力 | 第39页 |
3.4.3 第三产业比重较低 | 第39-41页 |
第四章 促进山西省财政收入的对策分析 | 第41-46页 |
4.1 调整产业结构,实现经济转型升级 | 第41-42页 |
4.1.1 合理布局产业,一、二、三产业协调发展 | 第41页 |
4.1.2 重视第二产业,逐步实现工业化 | 第41-42页 |
4.1.3 扶持发展第三产业 | 第42页 |
4.2 根据产业结构需要,进行产业政策调整 | 第42-43页 |
4.2.1 调整产业政策,助推经济增长 | 第42-43页 |
4.2.2 健全宏观产业政策,调整产业结构 | 第43页 |
4.3 深化地方税费改革,合理界定财权事权 | 第43-44页 |
4.3.1 明确各级政府支出责任,为政府“减负” | 第43页 |
4.3.2 推进地方税制改革,规范财权分配关系 | 第43-44页 |
4.4 完善转移支付制度,提升资金使用效率 | 第44-46页 |
4.4.1 加强转移支付力度,明确转移支付规模与项目 | 第44页 |
4.4.2 整合现有财政转移支付措施,完善相关制度 | 第44页 |
4.4.3 完善配套奖惩机制,提高资金使用效益 | 第44-46页 |
第五章 结论与研究展望 | 第46-48页 |
5.1 研究贡献 | 第46页 |
5.2 展望 | 第46-48页 |
参考文献 | 第48-51页 |
致谢 | 第51-52页 |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 | 第52-5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