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时期四川三台县民间债务案研究(1937-1942)
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绪论 | 第8-16页 |
一、研究目的与意义 | 第8-9页 |
二、研究现状 | 第9-12页 |
三、相关界定与说明 | 第12-14页 |
四、研究方法 | 第14-16页 |
第一章 民国时期四川三台县司法建设状况 | 第16-26页 |
一、四川三台县的社会背景 | 第16-17页 |
二、四川三台县司法建设进程 | 第17-26页 |
(一)有关债法的制订状况 | 第17-20页 |
(二)司法体系的初步建立 | 第20-26页 |
第二章 民国时期四川三台县债务案件的审理程序 | 第26-44页 |
一、案件的受理程序 | 第26-29页 |
(一)受理程序的类型 | 第26-27页 |
(二)受理程序的流程 | 第27-29页 |
二、案件的诉讼阶段 | 第29-44页 |
(一)地方组织和法院的调解 | 第29-32页 |
(二)法庭审理 | 第32-37页 |
(三)法庭判决 | 第37-39页 |
(四)民事执行 | 第39-44页 |
第三章 民国时期四川三台县债务案件的类别 | 第44-58页 |
一、买卖类债务案件 | 第44-48页 |
二、租赁类债务案件 | 第48-51页 |
三、借贷类债务案件 | 第51-56页 |
(一)使用借贷类债务案件 | 第51-52页 |
(二)消费借贷类债务案件 | 第52-56页 |
四、合伙类债务案件 | 第56-58页 |
第四章 民国时期四川三台县债务案件的司法特点 | 第58-63页 |
一、审判重视证据 | 第58-59页 |
二、审判后强制执行 | 第59-60页 |
三、法官灵活运用自由衡量权 | 第60-62页 |
四、严格遵守债法原则 | 第62-63页 |
(一)债务责任只涉及当事人原则 | 第62页 |
(二)抵押权优先受偿原则 | 第62-63页 |
结语 | 第63-70页 |
参考文献 | 第70-80页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 第80-82页 |
致谢 | 第8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