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医药、卫生论文--中国医学论文--中药学论文--中药药理学论文

转筋草孕甾烷生物碱及其抗乳腺癌转移活性研究

中文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6页
本文鉴定的化合物第7-11页
缩略语/符号说明第11-12页
前言第12-14页
    研究现状、成果第12-13页
    研究目的、方法第13-14页
一、转筋草化学成分的提取分离第14-23页
    1.1 实验仪器第14-15页
    1.2 实验材料第15-17页
    1.3 转筋草化学成分的提取分离第17-23页
        1.3.1 转筋草的提取,总生物碱的制备第17页
        1.3.2 转筋草总生物碱提取物的分离纯化第17-23页
二、化合物的结构解析和鉴定第23-81页
    2.1 新化合物的结构解析和鉴定第23-73页
        2.1.1 化合物1第23-30页
        2.1.2 化合物2第30-36页
        2.1.3 化合物3第36-42页
        2.1.4 化合物4第42-47页
        2.1.5 化合物5第47-53页
        2.1.6 化合物6第53-56页
        2.1.7 化合物7第56-62页
        2.1.8 化合物8第62-67页
        2.1.9 化合物9第67-73页
    2.2 已知化合物结构鉴定第73-81页
三、转筋草抗肿瘤转移活性成分研究第81-91页
    3.1 MTT法筛选化合物低细胞毒剂量第81-84页
        3.1.1 实验原理第81页
        3.1.2 实验仪器与材料第81-82页
        3.1.3 实验方法第82-83页
        3.1.4 实验结果第83-84页
    3.2 ChemotaxisAssay趋化实验第84-91页
        3.2.1 实验目的第84页
        3.2.2 实验仪器与材料第84-85页
        3.2.3 实验步骤第85-90页
        3.2.4 实验结果第90-91页
四、讨论第91-93页
全文结论第93-94页
论文创新点第94-95页
参考文献第95-98页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第98-99页
综述 乳腺癌及乳腺癌转移发病机制及治疗方法的研究进展第99-130页
    综述参考文献第119-130页
致谢第130-131页
个人简历第131页

论文共13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乙醇—硫酸铵双水相体系分离纯化灰树花多糖及其抗氧化活性研究
下一篇:蜂蛹多肽的制备、初步纯化及抗氧化活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