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D理论下福州轨道交通站点地区土地利用评价研究
摘要 | 第8-10页 |
Abstract | 第10-12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3-19页 |
1.1 研究背景与立题依据 | 第13-16页 |
1.1.1 国内城市轨道交通建设发展情况 | 第13-14页 |
1.1.2 国内TOD理论发展与应用情况 | 第14-16页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16-17页 |
1.2.1 研究目的 | 第16页 |
1.2.2 研究意义 | 第16-17页 |
1.3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第17-19页 |
1.3.1 研究内容 | 第17-18页 |
1.3.2 研究技术路线 | 第18-19页 |
第二章 国内外研究综述 | 第19-33页 |
2.1 土地利用评价研究进展 | 第19-22页 |
2.1.1 国外土地利用评价相关研究 | 第19-20页 |
2.1.2 国内土地利用评价相关研究 | 第20-22页 |
2.2 TOD理论及发展 | 第22-27页 |
2.2.1 TOD理论定义 | 第22-23页 |
2.2.2 TOD理论分类 | 第23-25页 |
2.2.3 TOD理论的发展要求 | 第25-26页 |
2.2.4 TOD理论国内外研究概况 | 第26-27页 |
2.3 轨道交通与土地利用的关系 | 第27-33页 |
2.3.1 轨道交通与土地利用关系 | 第27-28页 |
2.3.2 轨道交通对土地利用的影响 | 第28-30页 |
2.3.3 土地利用对轨道交通的影响 | 第30-33页 |
第三章 研究区概况 | 第33-39页 |
3.1 福州市概况 | 第33页 |
3.2 福州地铁规划概况与周边用地情况 | 第33-35页 |
3.2.1 福州地铁规划概况 | 第33-34页 |
3.2.2 现有地铁周边用地情况 | 第34-35页 |
3.3 福州市人口情况 | 第35-36页 |
3.4 研究范围内人群出行特征 | 第36-39页 |
第四章 轨道交通站点地区土地利用评价体系构建 | 第39-51页 |
4.1 轨道交通站点地区范围的划定 | 第39-42页 |
4.1.1 划定原则 | 第40页 |
4.1.2 换乘方式分析 | 第40-41页 |
4.1.3 理论计算 | 第41-42页 |
4.2 轨道交通站点地区土地利用评价指标体系 | 第42-45页 |
4.2.1 国内外现行TOD评价指标体系 | 第42-44页 |
4.2.2 选取评价指标的原则 | 第44页 |
4.2.3 评价指标的确定与指标体系建立 | 第44-45页 |
4.3 评价方法 | 第45-51页 |
4.3.1 已有评价方法对比 | 第45-46页 |
4.3.2 数据包络模型分析 | 第46-48页 |
4.3.3 模型建立与求解 | 第48-51页 |
第五章 福州市轨道交通站点地区土地利用评价 | 第51-64页 |
5.1 数据获取和分析 | 第51-56页 |
5.1.1 福州轨道交通站点地区范围理论半径 | 第51-52页 |
5.1.2 实例站点地区范围划定 | 第52-54页 |
5.1.3 案例站点地区用地类型分析 | 第54-56页 |
5.2 案例站点地区土地利用评价指标计算 | 第56-61页 |
5.2.1 轨道交通指标 | 第56页 |
5.2.2 土地利用指标 | 第56-59页 |
5.2.3 计算结果和评价结果 | 第59-61页 |
5.3 案例站点地区土地利用评价结果分析与建议 | 第61-64页 |
5.3.1 评价结果分析 | 第61页 |
5.3.2 策略建议 | 第61-64页 |
第六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 第64-66页 |
6.1 主要结论 | 第64-65页 |
6.2 本文的不足 | 第65页 |
6.3 研究展望 | 第65-66页 |
参考文献 | 第66-71页 |
附录A | 第71-72页 |
附录B | 第72-77页 |
致谢 | 第7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