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7页 |
| ABSTRACT | 第7-14页 |
| 第一章 绪论 | 第14-31页 |
| ·油菜油脂研究进展 | 第14-20页 |
| ·油脂含量的遗传基础 | 第14-15页 |
| ·油脂生物合成代谢途径及调控 | 第15-19页 |
| ·油菜转基因技术的进展 | 第19-20页 |
| ·长链脂酰CoA合成酶(LACS) | 第20-28页 |
| ·长链脂酰CoA合成酶参与的反应 | 第23-28页 |
|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28-29页 |
| ·主要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 第29-31页 |
| ·主要研究内容 | 第29-30页 |
| ·技术路线 | 第30-31页 |
| 第二章 油菜长链脂酰CoA合成酶基因的克隆鉴定及生物信息学分析 | 第31-43页 |
| ·材料 | 第31-33页 |
| ·植物材料、菌种、载体 | 第31页 |
| ·酶和化学试剂 | 第31-32页 |
| ·基本溶液的配制 | 第32页 |
| ·主要仪器设备 | 第32-33页 |
| ·引物设计与合成 | 第33页 |
| ·方法 | 第33-37页 |
| ·植物总RNA的提取 | 第33-34页 |
| ·除去RNA中的基因组DNA | 第34页 |
| ·反转录 | 第34-35页 |
| ·PCR扩增 | 第35页 |
| ·连接反应 | 第35页 |
| ·大肠杆菌热击感受态的制备 | 第35-36页 |
| ·大肠杆菌感受态细胞的热击转化 | 第36页 |
| ·SDS-碱裂解法小量抽提质粒DNA | 第36页 |
| ·生物信息学分析 | 第36-37页 |
| ·结果与分析 | 第37-41页 |
| ·油菜BnLACSs基因的克隆 | 第37-39页 |
| ·油菜BnLACSs的生物信息学分析 | 第39-41页 |
| ·讨论与总结 | 第41-43页 |
| 第三章 油菜长链脂酰CoA合成酶的功能鉴定与表达分析 | 第43-63页 |
| ·材料和试剂 | 第43-46页 |
| ·材料和菌种 | 第43页 |
| ·主要试剂 | 第43-44页 |
| ·基本溶液及培养基 | 第44页 |
| ·喷显剂的配制 | 第44页 |
| ·酵母培养基 | 第44-45页 |
| ·引物设计 | 第45-46页 |
| ·主要仪器设备 | 第46页 |
| ·方法 | 第46-52页 |
| ·酵母表达载体的构建 | 第46-47页 |
| ·酵母感受态细胞的制备 | 第47-48页 |
| ·重组质粒高效转化酵母感受态细胞 | 第48页 |
| ·互补缺陷型酵母YB525 | 第48-49页 |
| ·酵母细胞的诱导表达以及外源基因的转录分析 | 第49-50页 |
| ·酵母的油脂含量及成分的检测 | 第50-52页 |
| ·酵母脂肪酸的气相分析 | 第52页 |
| ·结果与分析 | 第52-61页 |
| ·酵母表达载体的构建 | 第52-54页 |
| ·酵母LACS突变体的功能互补 | 第54页 |
| ·油菜BnLACSs底物偏好性分析 | 第54-56页 |
| ·油菜BnLACSs在酵母细胞pep4中正确转录表达 | 第56-57页 |
| ·油菜BnLACSs对酵母细胞油脂的影响 | 第57-59页 |
| ·酵母脂肪酸的气相分析 | 第59-61页 |
| ·总结与讨论 | 第61-63页 |
| 第四章 油菜长链脂酰CoA合成酶基因在不同含油量品系种子内的表达分析 | 第63-71页 |
| ·材料和试剂 | 第63-64页 |
| ·材料和菌种 | 第63页 |
| ·主要试剂 | 第63页 |
| ·引物设计 | 第63-64页 |
| ·方法 | 第64-65页 |
| ·RT-PCR | 第64-65页 |
| ·荧光定量PCR(Real time PCR) | 第65页 |
| ·结果与分析 | 第65-69页 |
| ·油菜BnLACSs在不同含油量种子中的表达分析 | 第65-66页 |
| ·油菜BnLACSs在高低含油量品系种子发育期中的表达分析 | 第66-69页 |
| ·讨论与小结 | 第69-71页 |
| 第五章 油菜长链脂酰CoA合成酶基因植物表达载体的构建与植物转化 | 第71-85页 |
| ·材料和试剂 | 第71-73页 |
| ·植物材料、菌种和试剂 | 第71页 |
| ·基本缓冲液 | 第71页 |
| ·植物培养基 | 第71-72页 |
| ·引物设计与合成 | 第72-73页 |
| ·方法 | 第73-78页 |
| ·植物表达载体的构建 | 第73页 |
| ·农杆菌感受态细胞的制备 | 第73页 |
| ·冻融法转化农杆菌感受态细胞 | 第73页 |
| ·阳性克隆的鉴定和保存 | 第73-74页 |
| ·重组质粒pCAMBIA2200-Napin-BnLACS1和pCAMBIA2200-Napin-BnLACS2的油菜转化 | 第74-75页 |
| ·抗生素筛选转基因植株 | 第75页 |
| ·转基因植株的PCR检测 | 第75-76页 |
| ·重组质粒pCAMBIA2200-Napin-BnLACS1和pCAMBIA2200-Napin-BnLACS4的拟南芥转化 | 第76-77页 |
| ·抗性植株的筛选及纯系的获得 | 第77页 |
| ·转基因植株的PCR检测 | 第77页 |
| ·拟南芥种子脂肪酸含量的测定 | 第77-78页 |
| ·结果与分析 | 第78-84页 |
| ·植物表达载体的鉴定 | 第78-80页 |
| ·重组质粒转化农杆菌的鉴定 | 第80-81页 |
| ·转基因拟南芥的筛选和鉴定 | 第81-82页 |
| ·转基因油菜的筛选和鉴定 | 第82-83页 |
| ·转基因植株的表型分析 | 第83-84页 |
| ·讨论与小结 | 第84-85页 |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第85-87页 |
| ·主要工作总结 | 第85-86页 |
| ·工作展望 | 第86-87页 |
| 参考文献(REFERENCES) | 第87-93页 |
| 致谢 | 第93-95页 |
| 在学期间发表论文 | 第95页 |
| 在学期间发表专利 | 第95页 |
| 参加课题 | 第9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