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8+190+108)m连续刚构桥施工监控研究与实践
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9-16页 |
1.1 引言 | 第9-12页 |
1.1.1 连续刚构桥结构特点 | 第9-10页 |
1.1.2 连续刚构桥国内外发展 | 第10-12页 |
1.2 连续刚构桥施工监控意义与发展 | 第12-14页 |
1.2.1 连续刚构桥施工监控意义 | 第12页 |
1.2.2 连续刚构桥施工监控发展 | 第12-14页 |
1.3 问题的提出及主要研究内容 | 第14-16页 |
1.3.1 问题的提出 | 第14-15页 |
1.3.2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15-16页 |
第二章 施工监控内容和方法 | 第16-22页 |
2.1 桥梁施工控制内容 | 第16-17页 |
2.1.1 结构变形控制 | 第16页 |
2.1.2 结构应力控制 | 第16-17页 |
2.1.3 结构稳定性控制 | 第17页 |
2.2 施工控制方法 | 第17-18页 |
2.3 结构分析方法 | 第18-19页 |
2.3.1 正装分析法的特点 | 第18页 |
2.3.2 倒装分析法的特点 | 第18-19页 |
2.4 施工控制的影响因素 | 第19-21页 |
2.4.1 结构设计参数 | 第19页 |
2.4.2 施工工艺 | 第19-20页 |
2.4.3 施工监测 | 第20页 |
2.4.4 温度变化 | 第20页 |
2.4.5 结构模型计算 | 第20页 |
2.4.6 材料收缩、徐变 | 第20-21页 |
2.5 本章小结 | 第21-22页 |
第三章 北江大桥结构仿真分析 | 第22-44页 |
3.1 工程概况 | 第22-28页 |
3.1.1 施工过程 | 第23-25页 |
3.1.2 设计规范 | 第25页 |
3.1.3 设计技术标准及参数 | 第25-26页 |
3.1.4 梁体结构及主要尺寸 | 第26-28页 |
3.2 有限元仿真模拟 | 第28-30页 |
3.2.1 模型建立 | 第28页 |
3.2.2 边界条件定义 | 第28-29页 |
3.2.3 作用荷载 | 第29-30页 |
3.3 施工过程模拟 | 第30-31页 |
3.4 计算结果分析 | 第31-40页 |
3.4.1 悬臂施工阶段截面应力及挠度 | 第31-37页 |
3.4.2 边跨合龙后截面应力及挠度 | 第37-38页 |
3.4.3 中跨合龙后截面应力及挠度 | 第38-39页 |
3.4.4 三年收缩、徐变后截面应力及挠度 | 第39-40页 |
3.5 参数敏感性分析 | 第40-43页 |
3.5.1 混凝土容重影响 | 第41-42页 |
3.5.2 弹性模量影响 | 第42页 |
3.5.3 混凝土管道参数κ、μ影响 | 第42-43页 |
3.6 本章小结 | 第43-44页 |
第四章 北江大桥现场施工监控实施 | 第44-66页 |
4.1 施工监控系统建立 | 第44-46页 |
4.1.1 施工监控系统建立原则 | 第44页 |
4.1.2 施工监控系统组成 | 第44-45页 |
4.1.3 施工监控目标 | 第45-46页 |
4.2 主梁线形监测 | 第46-57页 |
4.2.1 高程测量 | 第46-47页 |
4.2.2 支架、挂篮预压试验 | 第47-49页 |
4.2.3 施工线形控制及结果 | 第49-57页 |
4.3 主梁应力监测 | 第57-64页 |
4.3.1 应力监测理论 | 第57页 |
4.3.2 应力监测实施 | 第57-59页 |
4.3.3 应力监测结果 | 第59-64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64-66页 |
第五章 连续刚构桥中跨合龙顶推 | 第66-82页 |
5.1 中跨合龙顶推 | 第66-68页 |
5.1.1 连续刚构桥顶推必要性 | 第66-67页 |
5.1.2 顶推工艺的三要素 | 第67-68页 |
5.2 顶推位移量 | 第68-72页 |
5.2.1 理论顶推位移量的确定 | 第68-71页 |
5.2.2 实际顶推位移量的确定 | 第71-72页 |
5.3 确定连续刚构桥顶推力大小的方法 | 第72-77页 |
5.3.1 经验推导法 | 第72页 |
5.3.2 有限元计算法 | 第72-73页 |
5.3.3 解析公式法 | 第73-77页 |
5.4 合龙顶推现场实施 | 第77-78页 |
5.4.1 顶推实施安排 | 第77页 |
5.4.2 北江桥顶推实施特点 | 第77-78页 |
5.5 顶推结果及分析 | 第78-81页 |
5.5.1 顶推结果 | 第78-79页 |
5.5.2 位移值分析 | 第79页 |
5.5.3 控制截面弯矩比较 | 第79-81页 |
5.6 本章小结 | 第81-82页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第82-84页 |
6.1 主要结论 | 第82页 |
6.2 需进一步探究的问题 | 第82-84页 |
参考文献 | 第84-87页 |
致谢 | 第87-88页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88页 |
个人简历 | 第8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