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IM技术在高铁连续梁悬臂施工中的应用研究
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8-16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8-9页 |
1.2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第9-11页 |
1.3 国内外的研究现状 | 第11-15页 |
1.3.1 国外研究概况 | 第11-13页 |
1.3.2 国内研究概况 | 第13-15页 |
1.4 主要研究内容 | 第15-16页 |
第二章 BIM的基本理论及桥梁工程应用现状 | 第16-27页 |
2.1 BIM的基本概念 | 第16页 |
2.2 BIM相关软件情况 | 第16-18页 |
2.2.1 BIM技术与传统技术的比较 | 第16-17页 |
2.2.2 BIM相关软件 | 第17-18页 |
2.3 桥梁工程中的应用现状 | 第18-25页 |
2.3.1 基于BIM的数字化加工 | 第19-20页 |
2.3.2 碰撞检查 | 第20-21页 |
2.3.3 三维技术交底 | 第21页 |
2.3.4 基于BIM的工程量统计 | 第21-23页 |
2.3.5 BIM技术与桥梁施工模拟优化 | 第23页 |
2.3.6 图纸校核 | 第23-25页 |
2.3.7 基于BIM的计算应用 | 第25页 |
2.4 阻碍BIM广泛应用发展的影响因素分析 | 第25-26页 |
2.5 本章小结 | 第26-27页 |
第三章 基于BIM的托架设计与应用 | 第27-34页 |
3.1 托架力学特征与应力分析 | 第27-29页 |
3.1.1 托架力学特征 | 第27-28页 |
3.1.2 托架的有限元应力分析 | 第28-29页 |
3.2 托架三维信息模型构建 | 第29-33页 |
3.2.1 BIM三维信息的实现 | 第29-31页 |
3.2.2 三维可视化模型展示 | 第31-32页 |
3.2.3 基于BIM技术的托架自动化出图 | 第32-33页 |
3.3 本章小结 | 第33-34页 |
第四章 BIM在高铁连续梁悬臂施工中的应用 | 第34-64页 |
4.1 工程背景 | 第34-35页 |
4.2 BIM核心模型的建立 | 第35-45页 |
4.2.1 挂篮模型的建立 | 第39-42页 |
4.2.2 三维实体钢筋的建立 | 第42页 |
4.2.3 三维实体钢束的建立 | 第42-44页 |
4.2.4 连续梁布置信息 | 第44-45页 |
4.3 BIM模型的分析与施工应用 | 第45-54页 |
4.3.1 可视化、协同 | 第45-47页 |
4.3.2 BIM模型的漫游展示 | 第47-48页 |
4.3.3 挂篮拼装施工模拟 | 第48-49页 |
4.3.4 场地管理 | 第49-50页 |
4.3.5 碰撞检查 | 第50-52页 |
4.3.6 工程量统计 | 第52-54页 |
4.4 基于BIM的施工进度管理 | 第54-59页 |
4.4.1 4D模型的建立 | 第55-57页 |
4.4.2 施工工序的分解 | 第57页 |
4.4.3 4D施工进度模拟 | 第57-59页 |
4.5 网络协同平台的构建 | 第59-63页 |
4.5.1 基于BM的项目资料的管理与传递 | 第59-61页 |
4.5.2 施工安全监测 | 第61-63页 |
4.6 本章小结 | 第63-64页 |
第五章 高铁连续梁线形控制的应用研究 | 第64-75页 |
5.1 主桥有限元信息模型的建立 | 第64-68页 |
5.2 信息模型的整合与传递 | 第68-70页 |
5.2.1 信息模型的整合 | 第68-69页 |
5.2.2 信息的传递与储存 | 第69-70页 |
5.3 连续梁线形控制 | 第70-74页 |
5.3.1 高程的控制 | 第70-71页 |
5.3.2 测点布置 | 第71-72页 |
5.3.3 挠度变化 | 第72-73页 |
5.3.4 线形控制成果展示 | 第73-74页 |
5.4 本章小结 | 第74-75页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第75-77页 |
6.1 论文的主要工作及结论 | 第75页 |
6.2 研究展望 | 第75-77页 |
参考文献 | 第77-80页 |
致谢 | 第80-81页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8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