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8页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15-35页 |
1.1 课题背景 | 第15-16页 |
1.2 氯乙烯生产工艺 | 第16-18页 |
1.2.1 乙炔法 | 第16-17页 |
1.2.2 乙烯法 | 第17页 |
1.2.3 乙烯-乙炔法 | 第17-18页 |
1.2.4 乙烷法 | 第18页 |
1.3 吸收与吸附过程 | 第18-27页 |
1.3.1 吸收过程 | 第18-21页 |
1.3.2 吸附过程 | 第21-27页 |
1.4 物性方法 | 第27-31页 |
1.4.1 状态方程法 | 第27-29页 |
1.4.2 活度系数法 | 第29-30页 |
1.4.3 物性方法选择 | 第30-31页 |
1.5 化工过程模拟技术 | 第31-32页 |
1.5.1 化工过程模拟的功能 | 第31-32页 |
1.6 课题研究的内容及意义 | 第32-35页 |
第二章 热力学模型的选择 | 第35-51页 |
2.1 物系分析 | 第35页 |
2.2 热力学一致性检验 | 第35-44页 |
2.2.1 热力学一致性检验方式 | 第36-38页 |
2.2.2 饱和蒸气压计算 | 第38-39页 |
2.2.3 氯乙烯-二氯乙烷体系的VLE-TCT | 第39-41页 |
2.2.4 二氯乙烯-二氯乙烷体系的VLE-TCT | 第41-44页 |
2.3 模型选择与模型参数回归 | 第44-50页 |
2.3.1 模型选择 | 第44页 |
2.3.2 模型参数回归 | 第44-48页 |
2.3.3 模拟值与实测值的比较 | 第48-50页 |
2.4 小结 | 第50-51页 |
第三章 氯乙烯精馏过程模拟与优化 | 第51-73页 |
3.1 原氯乙烯精馏过程 | 第51-52页 |
3.2 低沸塔工艺参数模拟与优化 | 第52-62页 |
3.2.1 单因素分析 | 第52-59页 |
3.2.2 正交分析 | 第59-62页 |
3.3 高沸塔工艺参数模拟与分析 | 第62-69页 |
3.3.1 单因素分析 | 第62-67页 |
3.3.2 正交分析 | 第67-69页 |
3.5 技术经济效益分析 | 第69-71页 |
3.6 小结 | 第71-73页 |
第四章 高沸物与低沸物的处理工艺 | 第73-101页 |
4.1 改进氯乙烯精馏过程 | 第73-75页 |
4.1.1 高沸物处理工艺 | 第73-74页 |
4.1.2 低沸物处理工艺 | 第74-75页 |
4.2 第三精馏塔工艺参数模拟与分析 | 第75-80页 |
4.2.1 单因素分析 | 第75-80页 |
4.3 回收塔工艺参数模拟与分析 | 第80-88页 |
4.3.1 单因素分析 | 第80-86页 |
4.3.2 正交分析 | 第86-88页 |
4.4 吸收塔工艺参数模拟与分析 | 第88-93页 |
4.4.1 单因素分析 | 第88-93页 |
4.5 解吸塔工艺参数模拟与分析 | 第93-98页 |
4.5.1 单因素分析 | 第93-98页 |
4.6 技术经济效益分析 | 第98-100页 |
4.7 小结 | 第100-101页 |
第五章 氯乙烯气相干燥过程模拟与优化 | 第101-117页 |
5.1 氯乙烯气相吸附过程 | 第101-104页 |
5.2 吸附平衡模型参数拟合 | 第104-106页 |
5.3 吸附穿透曲线的模拟 | 第106-109页 |
5.3.1 吸附床层与进料设置 | 第106-108页 |
5.3.2 原工况模拟结果 | 第108-109页 |
5.4 氯乙烯气相吸附脱水过程优化 | 第109-115页 |
5.4.1 分子筛直径分析 | 第109-111页 |
5.4.2 吸附压力分析 | 第111-112页 |
5.4.3 吸附床层高度分析 | 第112-115页 |
5.5 小结 | 第115-117页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第117-119页 |
6.1 结论 | 第117-118页 |
6.2 展望 | 第118-119页 |
参考文献 | 第119-127页 |
致谢 | 第127-129页 |
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129-131页 |
作者和导师简介 | 第131-133页 |
附件 | 第133-13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