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4-24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14-15页 |
1.2 煤制油的工艺研究 | 第15-16页 |
1.3 F-T合成概述 | 第16-18页 |
1.3.1 F-T合成的主要反应 | 第16-17页 |
1.3.2 F-T合成的反应机理 | 第17-18页 |
1.4 F-T合成反应器 | 第18-20页 |
1.5 F-T合成催化剂 | 第20-23页 |
1.5.1 活性组分 | 第20页 |
1.5.1.1 Fe基催化剂 | 第20页 |
1.5.1.2 Co基催化剂 | 第20页 |
1.5.2 制备方法 | 第20-21页 |
1.5.3 载体 | 第21-22页 |
1.5.4 助剂 | 第22-23页 |
1.6 选题目的及工作思路 | 第23-24页 |
1.6.1 选题目的 | 第23页 |
1.6.2 工作思路 | 第23-24页 |
第二章 实验部分 | 第24-34页 |
2.1 实验设备及原料 | 第24-25页 |
2.2 催化剂表征 | 第25-27页 |
2.2.1 晶体结构X射线衍射(XRD) | 第25-26页 |
2.2.2 比表面积、孔体积和孔径的测定(N2-physical adsorption) | 第26页 |
2.2.3 氢气程序升温还原(H_2-TPR) | 第26页 |
2.2.4 扫描电镜(SEM) | 第26页 |
2.2.5 透射电镜(TEM) | 第26页 |
2.2.6 热重分析(TG) | 第26-27页 |
2.3 F-T合成催化剂性能的评价 | 第27-34页 |
2.3.1 实验流程 | 第27-28页 |
2.3.2 F-T合成前期预处理及进料步骤 | 第28-30页 |
2.3.3 产物分析方法 | 第30-34页 |
第三章 Co基催化剂的载体、助剂及制备方法研究 | 第34-62页 |
3.1 催化剂的制备 | 第35-40页 |
3.1.1 γ-Al_2O_3载体的制备及表征 | 第35-37页 |
3.1.2 基准催化剂的制备及表征 | 第37-40页 |
3.2 助剂C含量对Co-B-C/γ-Al_2O_3催化剂性能的影响 | 第40-44页 |
3.2.1 不同C含量的Co-B-C/γ-Al_2O_3催化剂制备 | 第40页 |
3.2.2 不同C含量催化剂的表征 | 第40-42页 |
3.2.3 不同C含量对Co-B-C/γ-Al_2O_3催化剂催化活性评价 | 第42-44页 |
3.3 助剂B对Co-B-C/y-Al_2O_3催化剂的影响 | 第44-49页 |
3.3.1 不同B含量的Co-B-C/γ-Al_2O_3催化剂制备 | 第44页 |
3.3.2 不同B含量催化剂的表征 | 第44-48页 |
3.3.3 不同B含量催化剂的性能测试 | 第48-49页 |
3.4 分步浸渍次数的影响 | 第49-51页 |
3.5 载体对催化剂性能的影响 | 第51-59页 |
3.5.1 不同γ-Al_2O_3的的影响 | 第51-53页 |
3.5.2 工厂与实验室生产载体的对比 | 第53-59页 |
3.6 本章小结 | 第59-62页 |
第四章 F-T合成Co基催化剂反应条件的优化研究 | 第62-72页 |
4.1 反应温度的影响 | 第62-64页 |
4.2 反应压力的影响 | 第64-65页 |
4.3 空速的影响 | 第65-67页 |
4.4 氢碳比的影响 | 第67-68页 |
4.5 还原时间的影响 | 第68-69页 |
4.6 氧化-还原次数的影响 | 第69-71页 |
4.7 本章小结 | 第71-72页 |
第五章 F-T合成Co基催化剂长周期运转稳定性考察 | 第72-78页 |
5.1 催化剂的活性及稳定性 | 第72-73页 |
5.2 催化剂的产物分布 | 第73-75页 |
5.2.1 不同反应条件下催化剂的产物分布 | 第73-74页 |
5.2.2 不同运行时间下催化剂的产物分布 | 第74-75页 |
5.3 Co基催化剂反应前后的性能变化 | 第75-77页 |
5.3.1 催化剂的XRD分析 | 第75-76页 |
5.3.2 催化剂的热重分析 | 第76-77页 |
5.4 本章小结 | 第77-78页 |
第六章 结论 | 第78-80页 |
6.1 结论 | 第78-79页 |
6.2 创新点 | 第79页 |
6.3 展望 | 第79-80页 |
参考文献 | 第80-86页 |
致谢 | 第86-88页 |
作者和导师介绍 | 第88-90页 |
附件 | 第90-9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