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交通运输论文--公路运输论文--汽车工程论文--汽车试验论文

基于传递路径方法与隔振率的车门抖动分析

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7页
第1章 绪论第13-21页
    1.1 论文的研究背景及来源第13-14页
    1.2 汽车车身振动噪声控制方法第14-16页
    1.3 传递路径分析方法研究现状第16-17页
    1.4 闭合件抖动研究现状第17-18页
    1.5 隔振原理在汽车应用研究现状第18-19页
    1.6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第19-21页
第2章 整车有限元模型的建立与试验验证第21-36页
    2.1 白车身有限元模型建立第21-26页
        2.1.1 有限元法基本理论第21-22页
        2.1.2 有限元软件介绍第22-23页
        2.1.3 白车身有限元模型建立第23-26页
    2.2 白车身有限元模型试验验证第26-33页
        2.2.1 模态分析理论第26-27页
        2.2.2 白车身模型计算模态分析第27-29页
        2.2.3 白车身有限元模型模态试验验证第29-33页
    2.3 整车有限元模型建立与车门抖动试验验证第33-35页
        2.3.1 整车有限元模型建立第33-34页
        2.3.2 整车有限元模型车门抖动试验验证第34-35页
    2.4 本章小结第35-36页
第3章 基于传递路径方法的车门抖动原因分析第36-55页
    3.1 整车多体动力学模型建立第36-43页
        3.1.1 多刚体系统动力学基本理论第36-38页
        3.1.2 多体动力学软件介绍第38页
        3.1.3 多体动力学模型建立第38-43页
    3.2 整车刚柔耦合模型建立及分析第43-48页
        3.2.1 整车刚柔耦合模型建立第43-46页
        3.2.2 底盘接附点载荷分析第46-48页
    3.3 车门抖动传递路径分析第48-54页
        3.3.1 传递路径分析方法基本理论第48-49页
        3.3.2 传递路径分析方法模型建立第49-53页
        3.3.3 传递路径贡献量分析第53-54页
    3.4 本章小结第54-55页
第4章 基于隔振率的车门抖动分析优化与试验验证第55-69页
    4.1 隔振率影响因素探究第55-62页
        4.1.1 隔振率基本理论第55-57页
        4.1.2 衬套刚度对隔振率的影响第57-58页
        4.1.3 接附点动刚度对隔振率的影响第58-62页
    4.2 车门抖动分析优化第62-66页
        4.2.1 横向稳定杆车身侧衬套刚度对车门抖动的影响第62-64页
        4.2.2 横向稳定杆车身侧接附点动刚度对车门抖动的影响第64-65页
        4.2.3 车门密封反力对车门抖动的影响第65-66页
    4.3 优化方案试验验证第66-68页
    4.4 本章小结第68-69页
总结与展望第69-71页
参考文献第71-75页
致谢第75页

论文共7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模糊控制的某SUV阻尼可调型液压互联悬架研究
下一篇:4WID轮毂电机电动汽车驱动工况下稳定性控制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