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型医师胜任力模型构建研究
摘要 | 第7-10页 |
Abstract | 第10-13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4-22页 |
一、研究背景 | 第14-18页 |
(一)人民健康需求增加对研究型医师的需求 | 第14页 |
(二)医学模式转变对研究型医师的需求 | 第14-15页 |
(三)医学实践发展对研究型医师的需求 | 第15-16页 |
(三)加强临床医学研究对研究型医师的需求 | 第16-17页 |
(四)大型医院转型发展对研究型医师的需求 | 第17-18页 |
二、研究意义 | 第18页 |
(一)理论意义 | 第18页 |
(二)实践意义 | 第18页 |
三、研究内容 | 第18-19页 |
四、技术路线与研究方法 | 第19-22页 |
(一)技术路线 | 第19-20页 |
(二)研究方法 | 第20-22页 |
第二章 研究型医师相关理论分析 | 第22-33页 |
一、起源与发展 | 第22页 |
二、定义与内涵 | 第22-25页 |
(一)文献研究结果 | 第23-24页 |
(二)专家访谈结果 | 第24页 |
(三)概念界定 | 第24-25页 |
三、研究范畴 | 第25-28页 |
(一)研究范围 | 第25-26页 |
(二)研究型医师的特点 | 第26页 |
(三)相关概念辨析 | 第26-28页 |
四、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28-29页 |
(一)国内研究现状 | 第28页 |
(二)国外研究现状 | 第28-29页 |
五、案例分析 | 第29-32页 |
(一)医院简介 | 第29-30页 |
(二)培养目标 | 第30页 |
(三)具体措施 | 第30-32页 |
(四)培养效果 | 第32页 |
六、小结 | 第32-33页 |
第三章 胜任力与胜任力模型相关理论分析 | 第33-50页 |
一、胜任力理论 | 第33-37页 |
(一)起源与发展 | 第33-35页 |
(二)概念界定 | 第35-37页 |
二、胜任力模型理论 | 第37-43页 |
(一)概念界定 | 第37-40页 |
(二)胜任力模型的构建与检验 | 第40-43页 |
三、胜任力及胜任力模型的研究趋势 | 第43-49页 |
(一)文献数量 | 第44页 |
(二)文献类型 | 第44-46页 |
(三)学科分布 | 第46-49页 |
四、小结 | 第49-50页 |
第四章 研究型医师胜任力理论综述 | 第50-58页 |
一、概念界定 | 第50页 |
二、文献综述 | 第50-57页 |
(一)国外研究现状 | 第50-51页 |
(二)国内研究现状 | 第51-56页 |
(三)述评 | 第56-57页 |
三、小结 | 第57-58页 |
第五章 研究型医师胜任力模型构建 | 第58-79页 |
一、研究目的 | 第58页 |
二、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 第58-65页 |
(一)研究对象 | 第58页 |
(二)研究方法 | 第58-65页 |
三、研究结果 | 第65-77页 |
(一)基本信息 | 第65-66页 |
(二)访谈长度分析 | 第66-68页 |
(三)编码信度分析 | 第68-71页 |
(四)胜任特征差异比较 | 第71-75页 |
(五)模型构建 | 第75-77页 |
四、小结 | 第77-79页 |
第六章 研究型医师胜任力模型检验 | 第79-105页 |
一、研究目的 | 第79页 |
二、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 第79-80页 |
(一)研究对象 | 第79页 |
(二)研究方法 | 第79-80页 |
三、研究结果 | 第80-102页 |
(一)基本情况分析 | 第80-82页 |
(二)重要度分析 | 第82-83页 |
(三)效度分析 | 第83-100页 |
(四)信度分析 | 第100-101页 |
(五)因子命名 | 第101-102页 |
四、讨论分析 | 第102-105页 |
第七章 结论与建议 | 第105-108页 |
一、研究结论 | 第105页 |
二、创新性与局限性分析 | 第105-106页 |
(一)创新性 | 第105页 |
(二)局限性 | 第105-106页 |
三、对策建议 | 第106-108页 |
(一)关于研究型医师胜任力模型构建 | 第106页 |
(二)关于研究型医师胜任力模型应用 | 第106-108页 |
附录一 :研究型医师行为事件访谈提纲 | 第108-109页 |
附录二 :研究型医师胜任力访谈协议 | 第109-110页 |
附录三 :研究型医师胜任力调查问卷 | 第110-112页 |
参考文献 | 第112-121页 |
在读期间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工作情况 | 第121-123页 |
致谢 | 第12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