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7页 |
Abstract | 第7-8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2-23页 |
1.1 功能核酸的概述 | 第12-17页 |
1.1.1 功能核酸的分类 | 第12-15页 |
1.1.2 功能核酸的应用 | 第15-17页 |
1.2 两亲性核酸概述 | 第17-22页 |
1.2.1 两亲性核酸的分类和自组装 | 第17-20页 |
1.2.2 两亲性核酸的应用 | 第20-22页 |
1.3 本论文选题意义和研究内容 | 第22-23页 |
第2章 光响应的G-四链体功能化DNA胶束 | 第23-36页 |
2.1 引言 | 第23-24页 |
2.2 实验部分 | 第24-28页 |
2.2.1 仪器与试剂 | 第24-25页 |
2.2.2 缓冲液的制备 | 第25页 |
2.2.3 DNA合成 | 第25-27页 |
2.2.4 DNA胶束的制备 | 第27页 |
2.2.5 芘修饰的DNA胶束的荧光表征及统计 | 第27页 |
2.2.6 包封尼罗红的DNA胶束的荧光表征 | 第27页 |
2.2.7 DNA胶束的原子力显微镜成像 | 第27-28页 |
2.2.8 细胞培养 | 第28页 |
2.2.9 细胞裂解液的制备 | 第28页 |
2.2.10 流式细胞术分析 | 第28页 |
2.2.11 共聚焦荧光显微成像 | 第28页 |
2.2.12 PC链接的分解 | 第28页 |
2.3 结果与讨论 | 第28-35页 |
2.3.1 脂质-DNA胶束的合成 | 第28-30页 |
2.3.2 血清白蛋白存在下DNA胶束的稳定性分析 | 第30-31页 |
2.3.3 G-四链体锁定的DNA胶束的合成及优化 | 第31页 |
2.3.4 G-四链体锁定的DNA胶束的稳定性和细胞亲和力分析 | 第31-33页 |
2.3.5 通过链杂交反应调控G-四链体锁定的DNA胶束结构的稳定性 | 第33-34页 |
2.3.6 通过光控调节G-四链体锁定的DNA胶束的稳定性 | 第34-35页 |
2.4 小结 | 第35-36页 |
第3章 核酸适体功能化的外泌体用于癌症的靶向化疗 | 第36-45页 |
3.1 引言 | 第36-38页 |
3.2 实验部分 | 第38-40页 |
3.2.1 仪器与试剂 | 第38页 |
3.2.2 DNA合成 | 第38-39页 |
3.2.3 细胞培养 | 第39页 |
3.2.4 外泌体的收集和纯化 | 第39页 |
3.2.5 外泌体的表征 | 第39页 |
3.2.6 外泌体的Lipid-DNA修饰 | 第39页 |
3.2.7 外泌体中Dox的装载 | 第39-40页 |
3.2.8 药物释放动力学 | 第40页 |
3.2.9 选择性结合测定 | 第40页 |
3.2.10 细胞毒性分析 | 第40页 |
3.3 结果与讨论 | 第40-44页 |
3.3.1 外泌体的制备及表征 | 第40-41页 |
3.3.2 Exos中Dox的装载 | 第41-42页 |
3.3.3 Exos的核酸适体功能化 | 第42页 |
3.3.4 Sgc8-Exos的靶向性和细胞亲和力测定 | 第42-43页 |
3.3.5 Apt-Exos-D的细胞亲和力测定 | 第43-44页 |
3.3.6 Apt-Exos-D的选择性细胞毒性 | 第44页 |
3.4 小结 | 第44-45页 |
第4章 细胞膜表面锚定的DNA纳米探针用于监测靶标神经递质的分泌过程 | 第45-54页 |
4.1 引言 | 第45-46页 |
4.2 实验部分 | 第46-48页 |
4.2.0 仪器与试剂 | 第46页 |
4.2.1 探针的制备与表征 | 第46-47页 |
4.2.2 DNA合成 | 第47页 |
4.2.3 细胞培养 | 第47页 |
4.2.4 荧光动力学测定 | 第47-48页 |
4.2.5 DTNP稳定性分析实验步骤 | 第48页 |
4.2.6 DTNP对ATP的响应实验步骤 | 第48页 |
4.3 结果与讨论 | 第48-53页 |
4.3.1 DTNP的合成与优化 | 第48-50页 |
4.3.2 DTNP的稳定性分析 | 第50-51页 |
4.3.3 检测细胞外微环境中外加的ATP | 第51-52页 |
4.3.4 对细胞分泌ATP的实时检测 | 第52-53页 |
4.4 小结 | 第53-54页 |
结论 | 第54-55页 |
参考文献 | 第55-66页 |
附录A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第66-67页 |
致谢 | 第6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