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机械、仪表工业论文--机械零件及传动装置论文--液压传动论文

水锤作用过程的多参数测量研究

摘要第3-4页
Abstract第4页
1 绪论第7-15页
    1.1 论文研究背景和意义第7-8页
    1.2 水锤效应的理论分析第8-9页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9-10页
    1.4 水锤效应的影响因素第10-13页
        1.4.1 破片材质第10-11页
        1.4.2 入射初速度第11-12页
        1.4.3 箱体液体与空气比例第12-13页
    1.5 论文研究内容第13页
    1.6 论文组织框架第13-15页
2 高速破片侵彻模拟油箱的数值模拟第15-22页
    2.1 仿真第15页
    2.2 水锤效应的数值模拟第15-16页
    2.3 ANSYS LS-DYNA程序介绍第16-19页
        2.3.1 概述第16页
        2.3.2 LS-DYNA的功能特点第16-17页
        2.3.3 ANSYS LS-DYNA的计算流程第17-19页
    2.4 高速破片侵彻模拟油箱模型第19-20页
    2.5 本章小结第20-22页
3 水锤效应试验系统的构建第22-34页
    3.1 水锤效应的试验研究方法第22-23页
    3.2 试验设计第23-25页
        3.2.1 试验平台构建第23-24页
        3.2.2 模拟油箱第24-25页
    3.3 测试系统和各参数测试第25-33页
        3.3.1 测试系统第25-28页
        3.3.2 速度测量第28-30页
        3.3.3 压力测量第30-31页
        3.3.4 应变测量第31-33页
    3.4 本章小结第33-34页
4 单破片水锤效应试验研究第34-54页
    4.1 不同充液比例时模拟油箱的压力第34-38页
    4.2 不同液体时模拟油箱的压力第38-44页
    4.3 不同破片对模拟油箱的毁伤效果第44-46页
    4.4 气腔、速度和压力关系第46-53页
    4.5 本章小结第53-54页
5 双破片水锤效应试验研究第54-67页
    5.1 试验方案第54-55页
    5.2 试验结果第55-58页
        5.2.1 试验记录第55-57页
        5.2.2 变形测量第57-58页
    5.3 结果分析第58-66页
        5.3.1 模拟油箱内的压力和速度第58-63页
        5.3.2 变形和动能关系第63-64页
        5.3.3 气腔和速度关系第64-66页
    5.4 本章小结第66-67页
6 结论与展望第67-69页
    6.1 结论第67页
    6.2 展望第67-69页
致谢第69-70页
参考文献第70-73页
附录A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情况第73-74页
附录B 各面板扫描图第74-77页
附录C 双破片试验气腔长度随时间变化数据第77-79页
附录D 气腔长度随时间变化拟合图第79-81页

论文共8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十一环过山车动力学仿真与轨道强度分析
下一篇:长行程大阻力磁流变阻尼器设计与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