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中等教育论文--各科教学法、教学参考书论文--数学论文

数学史融入高中函数教学的有效性策略研究

摘要第3-4页
ABSTRACT第4-5页
第1章 绪论第16-31页
    1.1 研究的背景第17-20页
        1.1.1 数学史的教育价值日益凸显第17-18页
        1.1.2 高中函数的教与学需要数学史第18-20页
    1.2 核心名词界定第20-21页
    1.3 研究的内容、目的和意义第21-26页
        1.3.1 研究的内容第21-22页
        1.3.2 研究的目的第22-25页
        1.3.3 研究的意义第25-26页
    1.4 可能的创新之处第26页
    1.5 研究的思路第26-29页
        1.5.1 研究的计划第26-27页
        1.5.2 研究的技术路线第27-29页
    1.6 文章的结构第29-31页
第2章 文献综述第31-45页
    2.1 文献搜集的途径第31-32页
    2.2 国内外有关数学史融入教学的研究第32-37页
        2.2.1 国外有关数学史融入教学的研究第33-35页
        2.2.2 国内有关数学史融入教学的研究第35-37页
    2.3 国内外有关数学史融入高中函数教学的研究第37-40页
        2.3.1 国外有关数学史融入高中函数教学的研究第37-39页
        2.3.2 国内有关数学史融入高中函数教学的研究第39-40页
    2.4 文献评述第40-42页
    2.5 研究的理论基础第42-44页
        2.5.1 教育层面:人本主义理论第42页
        2.5.2 心理层面:建构主义理论第42-43页
        2.5.3 认知层面:历史发生原理第43-44页
    2.6 小结第44-45页
第3章 研究设计第45-66页
    3.1 研究对象的选取第45-46页
    3.2 研究的方法第46-48页
        3.2.1 文献研究法第46页
        3.2.2 文本分析法第46-47页
        3.2.3 问卷调查法第47页
        3.2.4 访谈法第47-48页
        3.2.5 教学实践法第48页
    3.3 研究工具的设计第48-64页
        3.3.1 调查问卷与访谈提纲的设计第49-51页
        3.3.2 学生调查问卷的编制第51页
        3.3.3 教师调查问卷的编制第51-52页
        3.3.4 访谈提纲的编制第52页
        3.3.5 问卷的信度和效度第52-64页
    3.4 研究的伦理第64-65页
    3.5 小结第65-66页
第4章 调查研究第66-117页
    4.1 对教材的调查第67-69页
        4.1.1 对教材的调查目的第67页
        4.1.2 对教材的调查过程第67-68页
        4.1.3 对教材调查数据的整理与分析第68页
        4.1.4 对教材的调查结论第68-69页
    4.2 对教师的调查第69-96页
        4.2.1 对教师的调查目的第70-71页
        4.2.2 对教师的调查过程第71页
        4.2.3 对教师调查数据的整理与分析第71-90页
        4.2.4 对教师访谈材料的整理与分析第90-94页
        4.2.5 对教师的调查结论第94-96页
    4.3 对学生的调查第96-116页
        4.3.1 对学生的调查目的第96页
        4.3.2 对学生的调查过程第96-97页
        4.3.3 对学生调查数据的整理与分析第97-112页
        4.3.4 对学生访谈材料的整理与分析第112-114页
        4.3.5 对学生的调查结论第114-116页
    4.4 小结第116-117页
第5章 数学史融入高中函数教学的理论探讨第117-129页
    5.1 数学史融入高中函数教学的理念第117-121页
        5.1.1 建构意义教学,正视融入性教学第118页
        5.1.2 改变教学观念,接受融入性教学第118-119页
        5.1.3 培养学习兴趣,享受融入性教学第119-120页
        5.1.4 更新教学方法,探索融入性教学第120-121页
    5.2 数学史融入高中函数教学的原则第121-124页
        5.2.1 立足教材,挖掘价值第121-122页
        5.2.2 尊重史实,因材施教第122页
        5.2.3 角度自由,融入多样第122-123页
        5.2.4 有选择性,适合学情第123-124页
    5.3 数学史融入高中函数教学的方式第124-125页
        5.3.1 显性融入第124页
        5.3.2 隐性融入第124-125页
    5.4 数学史融入高中函数教学的流程第125-129页
        5.4.1 函数学习的六个认知层次第125-126页
        5.4.2 构建数学史融入高中函数教学的流程第126-129页
第6章 数学史融入高中函数教学的实践研究第129-156页
    6.1 案例设计与教学实践(一)第129-140页
        6.1.1 数学史融入高中函数教学的案例设计第130-138页
        6.1.2 教师对案例设计与教学实践的效果反馈第138页
        6.1.3 学生对案例设计与教学实践的效果反馈第138-139页
        6.1.4 数学史融入高中函数教学的实践反思第139-140页
    6.2 案例设计与教学实践(二)第140-150页
        6.2.1 数学史融入高中函数教学的案例设计第140-147页
        6.2.2 教师对案例设计与教学实践的效果反馈第147-148页
        6.2.3 学生对案例设计与教学实践的效果反馈第148-149页
        6.2.4 数学史融入高中函数教学的实践反思第149-150页
    6.3 数学史融入高中函数教学的策略探讨第150-155页
        6.3.1 数学史融入高中函数教学的策略探讨---教材角度第150-152页
        6.3.2 数学史融入高中函数教学的策略探讨---教师角度第152-153页
        6.3.3 数学史融入高中函数教学的策略探讨---教学角度第153-155页
    6.4 小结第155-156页
第7章 结论与思考第156-160页
    7.1 研究的结论第156-157页
    7.2 研究的反思第157-158页
    7.3 可继续研究的问题第158页
    7.4 结束语第158-160页
参考文献第160-163页
附录 A 学生调查问卷第163-165页
附录 B 教师调查问卷第165-168页
附录 C 学生访谈提纲(一)第168-169页
附录 D 学生访谈提纲(二)第169-170页
附录 E 教师访谈提纲(一)第170-171页
附录 F 教师访谈提纲(二)第171-172页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第172-173页
致谢第173-174页

论文共17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国际学校高中初任英语教师教学能力提升研究--以浙江省宁波市为例
下一篇:反应认知方式与情感特征的统合对高中生体育课堂行为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