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6-8页 |
ABSTRACT | 第8-9页 |
第一章 疣鳞苔属的研究进展 | 第12-19页 |
1.1. 疣鳞苔属概述 | 第12页 |
1.1.1. 苔藓植物概况 | 第12页 |
1.1.2. 疣鳞苔属概况 | 第12页 |
1.2. 疣鳞苔属的研究史 | 第12-16页 |
1.2.1. 疣鳞苔属的国外研究史 | 第12-14页 |
1.2.2. 疣鳞苔属的国内研究史 | 第14-16页 |
1.3. 隐种之争 | 第16-17页 |
1.4. 存在的问题 | 第17-18页 |
1.5. 本文研究内容和意义 | 第18-19页 |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 第19-24页 |
2.1. 形态分类学研究材料与方法 | 第19页 |
2.1.1. 材料收集 | 第19页 |
2.1.2. 研究方法 | 第19页 |
2.1.3. 形态特征分析 | 第19页 |
2.2. 分子系统发育学研究的材料与方法 | 第19-24页 |
2.2.1. 标本DNA材料的挑取、总DNA抽提、PCR及片段测序 | 第20-21页 |
2.2.2. 系统发育分析 | 第21-24页 |
第三章 结果与讨论 | 第24-46页 |
3.1. 系统发育研究结果 | 第24-28页 |
3.1.1. 分子序列特征 | 第24页 |
3.1.2. 系统发育结果 | 第24-28页 |
3.2. 分类学处理与讨论 | 第28-46页 |
3.2.1. 新种猫儿山疣鳞苔的发现 | 第28-32页 |
3.2.2. 单体疣鳞苔复合群的处理 | 第32-37页 |
3.2.3. 拟刺疣鳞苔的分类地位 | 第37-39页 |
3.2.4. 曲壁疣鳞苔与圆瓣疣鳞苔的关系 | 第39页 |
3.2.5. 大苞疣鳞苔的界定 | 第39-41页 |
3.2.6. 圆叶疣鳞苔及其亚种的分类地位 | 第41-43页 |
3.2.7. 粗齿疣鳞苔复合群的处理 | 第43-44页 |
3.2.8. 附体在种间关系上的分类学价值 | 第44-46页 |
第四章 中国疣鳞苔属的分类与分布 | 第46-103页 |
分种检索表 | 第46-101页 |
本章小结 | 第101-103页 |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 第103-105页 |
5.1. 总结 | 第103-104页 |
5.2. 展望 | 第104-105页 |
参考文献 | 第105-117页 |
附录 | 第117-125页 |
攻读硕士期间科研成果 | 第125-126页 |
致谢 | 第126-12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