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中等教育论文--各科教学法、教学参考书论文--数学论文

关于数学教科书中“问题提出”的研究--以苏科版初中数学教科书为例

中文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6页
第1章 问题的提出第10-14页
    1.1 研究背景第10-13页
    1.2 研究问题第13页
    1.3 研究意义第13-14页
第2章 文献综述第14-35页
    2.1 概念界定第14-15页
    2.2 问题提出的价值第15-20页
        2.2.1 问题提出与问题解决第16-17页
        2.2.2 问题提出与数学理解第17-18页
        2.2.3 问题提出与创造力第18-19页
        2.2.4 问题提出与数学气质第19-20页
        2.2.5 问题提出与课堂交流第20页
    2.3 问题提出的教科书比较研究第20-22页
    2.4 有关问题提出的其他研究第22-33页
        2.4.1 问题提出的教与学研究第23-30页
        2.4.2 问题提出的评价研究第30-33页
    2.5 小结第33-35页
第3章 研究方法与框架第35-48页
    3.1 研究方法第35页
    3.2 研究对象第35-37页
    3.3 研究框架第37-42页
    3.4 研究工具第42-46页
        3.4.1 学生调查问卷第42-43页
        3.4.2 学生访谈提纲第43-45页
        3.4.3 教师访谈提纲第45-46页
    3.5 研究流程第46-48页
第4章 苏科版数学教科书中问题提出的文本分析第48-56页
    4.1 编码说明第48-49页
    4.2 七年级的统计结果及分析第49-50页
        4.2.1 问题提出的内容领域第49页
        4.2.2 问题提出的任务类型第49-50页
    4.3 八年级的统计结果及分析第50-51页
        4.3.1 问题提出的内容领域第50-51页
        4.3.2 问题提出的任务类型第51页
    4.4 九年级的统计结果及分析第51-52页
        4.4.1 问题提出的内容领域第51-52页
        4.4.2 问题提出的任务类型第52页
    4.5 小结第52-56页
第5章 问卷、访谈结果及分析第56-82页
    5.1 学生问卷调查的结果及分析第56-63页
        5.1.1 问卷调查实施过程第56页
        5.1.2 问卷调查编码说明及信度检验第56-57页
        5.1.3 问卷调查结果第57-63页
    5.2 学生访谈的结果及分析第63-71页
        5.2.1 学生访谈实施过程第63-64页
        5.2.2 学生访谈结果第64-71页
    5.3 教师访谈的结果及分析第71-80页
        5.3.1 教师访谈实施过程第71页
        5.3.2 教师访谈结果第71-80页
    5.4 小结第80-82页
第6章 数学教科书问题提出编写策略及案例第82-95页
    6.1 数学教科书问题提出的编写策略第82-90页
        6.1.1 结合学生能力水平发展,丰富问题提出任务类型第82-84页
        6.1.2 重视“图形与几何”以及“统计与概率”内容领域的问题提出第84-85页
        6.1.3 增加知识引入环节的问题提出第85-86页
        6.1.4 尝试问题提出与样例的整合第86-87页
        6.1.5 重视问题提出与现代信息技术的整合第87-89页
        6.1.6 充分挖掘适宜问题提出的现实素材第89-90页
    6.2 数学教科书问题提出的编写案例第90-95页
        6.2.1 “图形与几何”领域的问题提出案例第90-92页
        6.2.2 “统计与概率”领域的问题提出案例第92-95页
第7章 结论与建议第95-105页
    7.1 研究结论第95-100页
        7.1.1 数学教科书问题提出编写现状第95-97页
        7.1.2 师生对问题提出及数学教科书编写的看法第97-98页
        7.1.3 丰富数学教科书问题提出的编写策略第98-100页
    7.2 建议第100-103页
        7.2.1 关于数学课程标准的改进建议第100-102页
        7.2.2 对数学教科书编写者的建议第102页
        7.2.3 对数学教师的建议第102-103页
    7.3 研究的不足与展望第103-105页
参考文献第105-115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第115-116页
附录1 学生调查问卷第116-118页
附录2 学生访谈提纲第118-119页
附录3 教师访谈提纲第119-120页
致谢第120-121页

论文共12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减灾教育基地的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
下一篇:分层次教学方法在高中乒乓球教学中的应用研究--以深圳第二外国语学校为例